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酸雨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尤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甚大。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酸雨的最终接受处,因此,酸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的质量。但土壤环境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土壤的生物属性能迅速反映土壤的变化,是更具敏感性的土壤质量指标,在指示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变上具有很好的作用。.本研究以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的湖南省为研究区域,结合野外定位试验与室内模拟酸雨对不同土壤环境下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其群落结构变化和演替规律进行研究,不仅能揭示酸雨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物质代谢和肥力发展的影响,而且对提高土壤质量、减少酸雨危害、实现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以及调控土壤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育等方面,都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本研究以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的湖南省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实验与室内实验模拟了酸雨对不同土壤环境下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酸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和改变。.项目资助期内主要完成的研究内容包括:(1)完成pH=4.0酸雨对不同类型土壤(红壤、菜园土)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①酸雨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②酸雨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影响的研究:③酸雨对红壤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2)酸雨对菜园土土壤质量影响的野外定位实验,包括①酸雨对大田菜园土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②酸雨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影响的研究;(3)不同酸度酸雨(pH=4,pH=3)对红壤土壤质量动态影响的研究,包括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等。申请书拟定的研究内容基本顺利完成。研究结果表明酸雨对土壤各项理化性质与生物质量均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由于数据间关联程度较大、且实验周期较长,因此其具体影响方式与影响程度还在分析研究中。.研究成果:(1)出版物:至2012年底累计在国家级刊物及国际刊物发表论文共8篇、其中EI检索1篇;已送审论文3篇、其中英文1篇,预计年底可发表(2)学生培养:4名研究生阶段性参与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考取博士究生一名;此外,本项目还为3名本科生提供了科研机会、使其在本科期间能够参与国家课题并有助于确立其未来的科研方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基于土壤养分淋溶和微生物响应特征评价喷施硫磺对橡胶林土壤质量的影响
增温及模拟酸雨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
杉木根系代谢组生物标志物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响应
模拟酸雨对土壤中氮迁移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