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秸秆能源化利用系统全生命周期碳平衡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0157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杨艳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郑永红,张波,侯坚,杨静
关键词:
生命周期碳平衡分布式系统秸秆能源
结项摘要

Whether it can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in processes of crops straw utilized for energy has been experiencing intense disput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study, the carbon emissions intensities of distributed crops straw-derived energy system will be analyzed by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analysis, spot investigation, IPCC estimation and expert advice, which included the crops straw use ways of compressing and molding, centralized anaerobic fermentation and centralized gasification for heating. And the carbon emissions and absorption model (CEA Model) also will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full life cycle assessment for analyzing the carbon balance of distributed crops straw-derived energy system. And lastly,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 will be carried among the three systems based on scenario analysis method. These results will be a scientific proof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predict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s by crops straw utilized for energy with large scale, and also can offer a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strategic planning of crops straw-derived ener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秸秆是生物能源生产的主要原料,其能源化利用是否具有碳减排功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本研究分别以压缩成型、集中厌氧发酵、热解气化供热等分布式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路线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验分析、实地调研、分析计算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确定秸秆能源化利用系统生命周期环节的碳排放系数,构建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秸秆能源化利用系统的碳排放-吸收模型(CEA Model),揭示分布式秸秆能源化利用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碳平衡状态,基于情景分析法对比分析不同秸秆能源化利用系统的碳减排效应,为秸秆大规模能源化利用温室气体减排的预测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为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战略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项目摘要

为探讨分布式秸秆能源化利用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碳平衡状态,本项目以压缩成型、集中厌氧发酵、热解气化供热、生物发酵制备乙醇等秸秆能源化利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分析、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确定秸秆能源化利用系统的碳排放系数,分析讨论秸秆能源化利用过程的碳平衡状态,评价不同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的碳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30年来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整体呈阶段式增长趋势,包括1978-1999年快速增长、2000-2003年突然下降和2004-2011年缓慢增长。在区域分布方面,整体形成“华北-东北-内蒙古资源丰富区、中南-西南资源一般区和西北-西南-东南沿海资源不足区”的格局,主要是由区域气候条件差异和农业发展南北调整战略综合所致。.2)综合秸秆还田、牲畜饲养和造纸等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我国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资源比重约为35%~40%,适宜能源化利用的资源量可达到46%左右。.3)玉米秸秆燃料乙醇生命周期过程中CO2排放主要集中在玉米种植和乙醇生产阶段,总能量排放6.013tCO2eq/t乙醇。.4)1吨成型燃料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约为2.59~3.93t CO2e,压缩成型、燃烧利用、原料运输和灰烬处理等过程对压缩成型燃料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贡献值较大。.5)1MJ沼气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为0.921kgCO2eq,主要集中在沼气生产阶段;1MJ秸秆气化气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为0.68 kgCO2eq,主要集中在秸秆气化阶段。.6)在四种利用方式中,秸秆乙醇具有较低的排放系数和较强的单位产品原料固碳能力,气化气和成型燃料次之,秸秆沼气的碳排放系数最高。综合考虑生产过程的碳排放系数、原料固碳能力、产品燃烧排放以及替代燃料的减排效应等因素,乙醇碳平衡状态为负(-0.14kg/MJ),即燃料乙醇在其生命周期系统内具有很好的减碳效应,其他三种能源产品碳平衡状态为正(分别为0.66 kg/MJ、0.44 kg/MJ和0.15 kg/MJ),即生命周期吸碳系统内仍具有增碳效应。.通过上述研究,本项目完成不同秸秆能源化利用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碳平衡状态和碳减排效应的系统分析,为科学预测秸秆能源规模化发展的碳减排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杨艳丽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60310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能源汽车能耗、碳排放和经济性全生命周期分析

批准号:7104102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欧训民
学科分类:G03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资源/能源化工过程的全生命周期模型、系统分析与优化

批准号:2113600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钱宇
学科分类:B08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能源工业系统可持续性多角色多准则决策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批准号:2177602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董立春
学科分类:B08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企业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系统客户化定制与进化方法

批准号:60773088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王英林
学科分类:F02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