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北段晚第四纪活动及其对东北地区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7223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9.00
负责人:闵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本刚,刘玉刚,余中元,疏鹏
关键词:
活动断裂古地震滑动速率依兰-伊通断裂
结项摘要

The Tancheng-Lujiang (Tanlu in brief) fault zone is the largest one in eastern China, where the M81/2 earthquake occurred nearby Tancheng, Shandong Province in 1668. While history records no M?6 events along the northeastern section of this fault zone So far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the Yilan-Yitong fault was active in the early Quaternary and bears no potential of great shocks. .The applicant first discovered the evidence of its activity in the Holocene, and further inferred that it is associated with a paleoearthquake event. This discovery may change the existing recognition of the latest active age and largest seismic risk of this faul if more active proofs can be found.The application will apprase the future earthquake risk and provide scientific proofs for preventing earthquake disaster through quantitative research in FangZhen seg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Shulan segmeng of Jilin province..The structure geomorgraphy process controlled by YiLan-YiTong fault and deep geological process will be disscussed based on results of Songliao and Sanjiang basins evolution.

郯庐断裂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深大断裂,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发震构造,历史上1668年在山东郯城发生过8.5级特大地震。东北段依兰-伊通断裂历史上没有6级以上地震记载,一般认为是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申请者首次在黑龙江段和吉林段发现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证据,并有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带。上述新发现如果能够被进一步证实的话,将彻底改变了对东北地区地震危险性的根本认识。本申请拟通过对依兰-伊通断裂黑龙江方正段和吉林舒兰段晚第四纪活动性的定量研究,其它段落的活动性调查,评价断裂未来地震危险性,为地震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断裂带自身的构造地貌的特征和两侧的宏观地貌演化历史开展研究,结合松辽盆地和三江盆地形成演化历史的研究以及东北地区活动火山的研究结果,探讨依兰-伊通断裂活动对东北地区构造地貌和深部地质过程的控制作用。

项目摘要

郯庐断裂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深大断裂,历史上1668年在山东郯城发生过8.5级特大地震。东北段依兰-伊通断裂一般认为是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申请者首次在黑龙江段和吉林段发现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证据,彻底改变了对东北地区地震危险性的根本认识。通过高精度卫星影像解译、野外调查、槽探开挖和构造地貌测量等研究方法,对依兰-伊通断裂进行了几何结构、构造地貌、活动习性等系统性研究,获得了依兰-伊通断裂带晚第四纪定量活动数据,并进行了分段活动研究,为地震灾害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和进展:.(1)该断裂至少发育舒兰、通河、尚志和汤原4个全新世活动段,及萝北、依兰、延寿和五常4个晚更新世活动段。这一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该断裂“弱活动或不活动”的传统认识,对完善和补充东北地区的活动构造图像,及开展强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2)通过断裂带断错地貌填图和几何结构调查认为,断裂带几何结构分段特征明显。不同段的几何图像和运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各段规模不等,多在平面上呈左阶斜列展布,但断裂的主体已不再沿袭原来的边界断裂活动,而是迁移到盆地内部。这暗示着依兰-伊通断裂带的现今活动具有新生性,处于新生阶段的生长期或幼年期。.(3)通过典型点的地貌测量、年代样品测定、古地震探槽的揭露和历史地震考察,获得了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不同时间段的滑动速率,得到了断裂晚第四纪以来8个段落存在强震活动的证据。各新活动段除了具有相对独立的活动历史外,在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晚期表现出丛集活动的特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4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20.05.004
发表时间:2020
5

古戏台传音的秘密

古戏台传音的秘密

DOI:
发表时间:2021

闵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66105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

批准号:4120215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鹏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郯庐断裂带北段构造地貌与形成机理研究

批准号:49471013
批准年份:1994
负责人:裘善文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郯庐断裂带南段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成因与机制

批准号:4117220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牛漫兰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郯庐断裂带北段的起源型式、时间与动力学背景研究

批准号:4147218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朱光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10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