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季节见有10-12种蝗虫,蝗虫的发生,表现出此起彼落的趋势,每个时期仅有1-2个优势种群。在蝗虫的发生中期,蝗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达到最大值,此时正是植物种类丰富、生产力高的时期,反映出蝗虫对其环境的适应;大多数蝗虫利用13-18种植物,这些植物大部分是典型草原的建群种。大针茅草原蝗虫总的次级生产力为5.18KJ/m(2)/a,是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0.18%。通过整个蝗虫群落的能流为16.84KJ/m(2)/a,其中毛足棒角蝗占0.2%,在整个蝗虫群落的能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季节上看,在蝗早发生的中期,通过蝗虫的能量较多;大针茅草原蝗虫种群的生产量和呼吸量之比在30~70%间,平均为44.8%,蝗虫的生长效率(P/A)在23~41%间,平均为30.9%。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复方活血汤对骨髓造血细胞细胞周期及粘附功能调控研究
HLA抗体阳性再障骨髓微环境区域免疫稳态失调与重建
补肾配伍化痰活血方药对多发性硬化小鼠轴突再生修复微环境的调控机制研究
白血病骨髓微环境对造血调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