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研究首次发现新疆孜然(Cuminum cyminum L.)提取物具有杀灭抗幽门螺旋杆菌,对多种大鼠胃溃疡模型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作用原理包括抗幽门螺旋杆菌、胃黏膜修复和保护、降低胃酸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等。本项目拟采用药理试验活性追踪,对孜然的抗消化性溃疡(PU)活性成分进行系统提取分离,应用化学方法和现代波谱技术对有效成分进行结构鉴定,以期阐明其抗PU活性的物质基础,阐明其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从中寻找具有重要价值的防治PU的活性成分或先导化合物,为进一步开发新型抗PU的中药提供应用基础的科学依据。新疆是我国孜然的主要种植基地,在新疆孜然资源非常丰富且又是新疆民族药,将其开发为防治抗PU药物,不仅对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民族药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具有较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伞形科孜然芹属孜然(Cuminum cyminum L.)是新疆维吾尔医常用药材,具有止痛、驱风散寒、暖胃健脾等功效,用于治疗寒性胃病,消化不良,胃腹胀痛等疾病。新疆各地维医常用孜然治疗胃炎,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本项目对新疆产孜然的产地、化学成份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面的对新疆孜然的种植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品质评价;首次采用多维气质联用技术对孜然不同产地、不同药材生长部位和不同采收期孜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6种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个,苯基-1,2-乙二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对不同采收期、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生长部位的孜然挥发油含量进行分析,挥发油各成分种类相似,含量差异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挥发油成分则广泛分布于全株,一些成分在根、茎、叶中的含量甚至远远高于果实,进一步对10个产地孜然果实的挥发油进行多维气质分析,选取了14个主成分作为特征峰,建立了孜然挥发油指纹图谱。此外,对孜然中其总黄酮、总酚含量进行了测定,优化了提取工艺,获得了孜然总黄酮、总酚的最佳提取条件,对不同发育时期孜然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发现不同产地孜然总黄酮和总酚,随其生长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其随浓度升高抗氧化能力增强,其中盛花期二者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且抗氧化能力最强。试验采用利血平诱导型,乙酸烧灼型、幽门结扎型三种大鼠消化性胃溃疡模型分别证实孜然黄酮、多糖、挥发油组分I、II、III和枯茗醛对其溃疡指数具有抑制作用,并对幽门结扎型大鼠胃中游离酸、总酸、胃液以及胃蛋白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利用酶联免疫法分析黄酮、多糖、挥发油组分I、II、III对幽门结扎型大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胃泌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通过试验证明,孜然各提取物有较强的抗溃疡作用,孜然各提取物可增加幽门结扎型大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和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降低胃泌素的含量,对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活性皆有抑制作用,使幽门结扎型大鼠胃粘液分泌增加。试验结果表明:孜然具有对消化性胃溃疡的治疗和保护作用,本项目的研究,为孜然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促进了对孜然的认识和合理利用,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及开发新药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提供了实验数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基于EM算法的混合t-分布模型参数估计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盐度对虹鳟和硬头鳟幼鱼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废弃孜然根茎叶抗消化性溃疡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
孜然精油活性成分分离及其机理研究
孜然精油的抗炎功能及其对Toll-like受体信号通路的调控
基于“部位敲除法”研究中药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及其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