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特提斯洋退出塔里木盆地的时间:来自乌恰新生代沉积的证据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210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唐自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董欣欣,赵淑君,陈祚伶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乌恰剖面塔西海副特提斯洋新生代
结项摘要

早第三纪,塔里木盆地的西部一度为副特提斯洋所覆盖。认识副特提斯洋退缩过程不仅对准确理解其古气候意义有理论价值,更可为评估塔里木盆地能源、资源潜力提供重要参考。但迄今为止,对副特提斯洋退出塔里木盆地的时间和方式争议颇多。本项目拟在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副特提斯洋水体通道上的乌恰地区选择一个连续的新生代沉积剖面,通过生物地层学、锶同位素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建立剖面完整的年代框架。然后,根据沉积学特征和地球化学指标厘定海、陆相地层的过渡层位,确定副特提斯洋退出塔里木盆地的时间和方式,并尝试讨论副特提斯洋退出的机制。

项目摘要

副特提斯洋一度覆盖了欧亚大陆中部的广大地区,其退缩被普遍认为是晚新生代欧亚大陆内部干旱环境和东部季风气候形成与演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但其最东端在塔里木盆地内的退缩历史并不清楚。副特提斯洋经由天山-帕米尔之间的谷地与塔里木盆地连通,在该地区形成了晚白垩-新近纪的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我们选择位于海水通道上的巴什布拉克剖面开展了详细的生物地层、锶同位素地层和磁性地层学工作。生物地层和锶同位素地层揭示连续的海相沉积结束于早渐新世,磁性地层表明陆相沉积开始于29Ma。这一结果意味着,至少在早渐新世末,~29Ma,副特提斯洋的水体已经与塔里木盆地隔离。陆相沉积的磁组构特征表明研究区持续受南北向应力作用,且应力在26Ma前后显著增强,同时地块发生逆时针构造旋转。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4.015
发表时间:2019
4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DOI:
发表时间:2017
5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唐自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大陆碰撞与特提斯洋消亡的沉积响应

批准号:9175520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胡修棉
学科分类:D0206
资助金额:241.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2

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重建—东阿尔卑斯基底杂岩研究

批准号:9175521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永江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46.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3

副特提斯海对塔里木环境演化的影响:地质证据和数值模拟

批准号:4147215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唐自华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10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东特提斯洋二叠纪硅质沉积事件研究

批准号:4127212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周瑶琪
学科分类:D0206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