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利用多种先进技术和方法对马里亚纳海槽和红海15个热液硫化物样品的矿物、化学、结构构造、年代学和SOSr同位素组成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热液硫化物的成矿顺序、成矿阶段和成矿期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表明,马里亚纳海槽热液硫化物从3万年前以来主要以中低温的黄铁矿—蛋白石成矿作用为主,是在同一期热液作用下经前后两个成矿阶段形成的;红海热液硫化物经过了黄铁矿—黄铜矿和黄铁矿—闪锌矿两期中温为主的成矿作用 ,其中前者最早始于2万年前,后者始于12万年前,两期成矿作用分别经历了早晚两个不同的成矿阶段,不同成矿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此项成果对于深入进行现代海底热液成矿作用及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气力式包衣杂交稻单粒排种器研制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马里亚纳海槽海底热液烟囱物研究
冲绳海槽热液硫化物的年代学研究
冲绳海槽黑烟囱式矿床的硫化物淀积机制与成矿来源
洋脊与海槽区海底热液成矿作用地质地球化学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