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酚氧化酶(PPO)是果蔬中耐压的内源酶。目前国内外高静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对PPO酶的钝化研究仅限1000MPa以下的压力,在不借助其它协同因素条件下,难以彻底钝化PPO酶,完全钝化PPO酶需1000MPa以上的极端高静压。然而,至今未见任何有关1000MPa以上极端高静压钝酶的研究报道。本项目以PPO酶为研究对象,利用1000MPa以上极端高静压对其进行处理,系统研究极端高静压对PPO酶活性、钝化动力学、酶变性以及酶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极端高静压钝化酶的机制,推动高静压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高静压技术(HHP, treatment pressure≤700 MPa)可以较好的保持食品的营养和风味品质,是目前商业化最为成功的非热加工技术之一。然而,当处理压力低于700 MPa时(常用最高压力),该技术难以钝化那些较为耐受的内源酶,如多酚氧化酶(PPO)。本项目研制了极端高静压设备,研究了700 MPa以上处理压力对蘑菇PPO的钝化效果,应用一级动力学和两段式动力学模型分析了HHP对PPO的钝酶动力学;通过SDS-PAGE和Native-PAGE电泳、表面Zeta 电势、圆二色光谱、红外光谱、粒度分析、荧光光谱、表面巯基含量、紫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检测分析手段,研究了HHP处理对蘑菇PPO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800 MPa一下处理压力对蘑菇PPO的钝化效果较差,当处理压力超过1000 MPa以后钝化率逐渐提高。PPO的活性经过1400 MPa和1600 MPa处理1 min后分别下降了90.4%和99.2%。CD光谱、荧光光谱、Zeta电势和表面巯基含量结果表明极端高静压改变了PPO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PPO分子粒径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PPO分子经过极端高静压处理后变得疏松和膨胀。当处理压力超过1000 MPa时,HHP钝化PPO可能是由于压力盒压制升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温度是主要因素。综合以上结果,提出了极端压力条件下HHP钝化蘑菇PPO的可能机制,即催化微环境的改变和分子的聚集是导致其失活的根本原因。极端高静压钝化酶的机制的初步明确,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HHP对酶活性与结构的影响,为极端压力条件下HHP对酶的影响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和理论解释,有利推动HHP与极端高静压在食品加工中的合理应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结合态多酚氧化酶射频钝化失活特性研究
多酚氧化酶典型酚类底物特异选择性的分子机制
极端高静压对果蔬质构影响的作用机制
云南大叶种多酚氧化酶高活性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