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霉茶降压活性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350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8.00
负责人:郑国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谭大琦,张宝徽,王桂红,徐雷,胡俊杰,肖伊,张远远
关键词:
富硒霉茶黄酮活性硒降压作用机制
结项摘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开发具有综合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天然药物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湖北恩施富硒霉茶(Ampelopsis.megalophylla)中总黄酮提取物可使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明显降低血浆ET与AngII的生成,并增加NO与CGRP的表达水平,表明该植物总黄酮部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项目拟以高血压发病中涉及到的多种细胞为筛选评价模型,开展富硒莓茶降压活性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包括:1)富硒霉茶总黄酮部位中降压活性成分,硒的存在形态与降压活性研究;2)降压物质作用机制研究:主要从肾素-血管紧张素(RASS)系统、内皮素、Toll信号通路系统等角度,以细胞和动物实验两个层面探讨活性硒与黄酮成分协同降压作用机制;3)黄酮类之外的化学物质的系统研究。为富硒霉茶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霉茶,来源于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大叶蛇葡萄(Ampelopsis megalophylla Diels et Gilg),具有降高血压、降胆固醇等功效。根据标书计划,开展了如下研究:1.霉茶总黄酮部位中降压活性成分,硒的存在形态与降压活性研究;2.霉茶提取物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的血压及其相关组织器官的影响,并从整体动物和细胞水平对其机制进行研究;3.霉茶提取物对血管功能与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4.霉茶非黄酮类降压活性物质研究。研究发现:1.霉茶中的硒主要以硒蛋白形式存在,明确了硒蛋白(霉茶蛋白)和霉茶总黄酮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杨梅素的制备工艺;2.霉茶总黄酮、霉茶蛋白、霉茶总黄酮+霉茶蛋白联用均可以明显的降低SHRs的血压;对SHRs的肾脏、心脏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保护作用。其降压机制与降低RAS系统活性(可降低心脏AngⅡ、CYP11B2、ACE的mRNA的表达量;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A7R5细胞)CYP11B2、AT1的mRNA的表达量),抑制Toll-like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因子的表达(可使肾脏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TLR-4、IL-6、TNF-α的mRNA的表达量降低),以及抗氧化(可升高GSH-PX、SOD的活力,降低MDA的含量)等作用有关;3.霉茶黄酮、霉茶蛋白可改善SHRs胸主动脉对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降低血管中膜厚度与管腔内直径比值,可使血清NO含量增加,血管中ACE、AngⅡ、C-myc、Bcl-2基因mRNA降低,并上调eNOS、p27基因mRNA表达量;4.霉茶总黄酮的主要成分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离体血管环收缩有明显拮抗作用,且两者有协同作用,其最佳配伍比例10:1(接近霉茶植物中比例)。5.从霉茶非黄酮类抗高血压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较有价值的单体化合物19个,为后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实验依据。研究认为:霉茶总黄酮、霉茶蛋白均有降压作用,并有一定协同作用;对心脏、肾脏有保护作用,可改善血管舒张功能,抑制血管重构;其降压机制均是以降低RAS系统活性、抑制Toll-like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因子的表达、抗氧化等作用有关。此外,霉茶非乙酸乙酯部位中亦存在降压活性成分,有待进一步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DOI:
发表时间: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纳米富硒茶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理研究

批准号:3087174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胡秋辉
学科分类:C20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楔叶茶藨肾保护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0338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春磊
学科分类:H3218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茶EGCG活性和毒性与含硒酶的关联

批准号:3117064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劲松
学科分类:C161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油瓶霉属真菌Coniochaeta cephalothecoide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发现与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2160224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韩俊杰
学科分类:B07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