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研究发现知母盐炙后降血糖作用显著增强且有新成分产生,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对知母盐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活性成分确立和药代动力学差异进行研究,以阐明知母盐炙后降血糖作用增强的炮制原理。首先,进行知母、盐知母的HPLC-UV、 HPLC-CAD指纹图谱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备分离盐炙后新增成分和增量成分,同时对盐知母降血糖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结合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然后,对以上成分利用酶抑制剂模型,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活性筛选,对筛得的活性成分进一步利用STZ致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体内活性确定。在上述化学成分研究和活性筛选的基础上,选择3~5个代表性成分为指标,给大鼠灌服生知母、盐知母提取物,比较指标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差异。以上述各项研究数据来综合阐明知母盐炙后增效的炮制原理。进而优化前期建立的盐知母炮制工艺、完善前期建立的盐知母质量标准。
前期课题研究时,我们首次发现知母盐炙后降血糖作用显著增强,本课题围绕盐知母降血糖作用开展相关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4种知母皂苷、同时检测3种双苯吡酮、检测知母中首分成分牡荆素的HPLC方法,盐炙后知母中的知母皂苷BⅢ、BⅡ、AⅢ和芒果苷含量均增加,揭示了盐炙后知母皂苷E转化为知母皂苷BⅢ、BⅡ、AⅢ,新芒果苷转化为芒果苷的转化机理;比较了知母盐炙前后多糖含量的变化;比较了生盐知母HPLC-UV、各极性部位HPLC-CAD指纹图谱的差异,建立了盐知母HPLC-PDA-CAD指纹图谱,证明了知母盐制后化学成分发生了明显的量变及质变。.以高能量饲料加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胰岛敏感指数(ISI)为指标,结合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进一步验证了知母盐炙后降血糖活性增强,并对盐知母降血糖活性部位进行筛选,明确了氯仿层为盐知母降糖活性部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将作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盐知母中的增量成分及降血糖活性部位进行成分分离,共得到4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知母皂苷BⅡ、AⅢ、顺-扁柏树脂酚和AA-1,其中AA-1为首次从知母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及其他主要成分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对顺-扁柏树脂酚、AA-1进行了对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比较。结果表明,顺-扁柏树脂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对STZ致Ⅱ型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均表现出一定作用,下一步研究将进行确认。.以芒果苷、新芒果苷为指标,以正常大鼠、STZ致Ⅱ型糖尿病大鼠为受试对象,给大鼠灌服生知母、盐知母提取物,比较了芒果苷、新芒果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差异。研究表明,盐炙能够促进芒果苷、新芒果苷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以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Ⅲ含量为指标,优化了盐知母炮制工艺,确定盐知母最佳工艺为:每100g知母加3g盐,150~170℃,炒制7分钟。.完善了前期建立的盐知母质量标准,增加了知母皂苷BⅢ、BⅡ、AⅢ含量测定指标,规定盐知母饮片中含知母皂苷BⅡ不得少于3.20%,含知母皂苷B Ⅲ不得少于2.40%,含知母皂苷A Ⅲ不得少于1.80%,含芒果苷不得少于0.8%。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山茱萸炮制前后体内作用的物质基础及炮制机理
制巴戟炮制前后功效变化的物质基础研究
南方菟丝子盐炙增强补肾固精的药效物质基础及炮制原理研究
补骨脂盐炙缓和燥性炮制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