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利用重离子及轻离子同稀有重靶反应,产生并测量了超铀区Cf,Am,Np及No的缺中子核素及其子体的α和γ衰变特性。在加速器上完成了(12)C+(233)U,p+(238)Pu,(20)Ne+(209)Bi及(20)Ne+(233)U的实验工作;建立并检验了转轮收集及母女穿梭机探测器系统;改进并发展了He-jet靶室及毛细管传输系统。其中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是:在国际上率先合成并鉴别了超铀缺中子新核素(235)Am,并测定了其半衰期为15±分钟。这一成果的取得,不仅为核素图上填补了又一空白,更对镅的缺中子同位素的奇异衰变模式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水平是先进的。本研究项目的初步开展和成果的取得,使我们在超铀区研究中占有一席一地,并为在该核区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超铀区的核衰变性质研究
三铀超形变核态的理论研究
缺中子超铀核230Am的EC缓发裂变性质研究
重核集团衰变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