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的8.0级的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抢救生命后,震后疫病的防治已成为最迫切的任务之一。目前在针对环境介质的疫病防治工作中,主要是针对饮用水监测细菌、病毒,以识别传播的来源并采取预防的应急措施。但非常缺乏针对空气传播途径的工作。本项目基于先进的生物气溶胶采集及基因测序分析技术,形成一套流动的生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在四川地震灾区开展空气中传播的细菌、病毒监测,在第一时间为灾区疫情的预警及时提供观测依据,为国家在疫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汶川地震灾区桥梁震害分析及修复加固技术研究
汶川地震灾区滑坡分布的变化规律及其驱动要素分析
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安居环境重建追踪及评价研究
汶川地震灾区地应力环境突变及其工程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