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倒伏是影响玉米密植群体高产的关键因子,根系是作物地上部的固定和支撑器官,在抗根倒伏中起着重要作用。本项目从玉米根系性状出发,应用人工诱导根倒伏发生试验和断根试验,利用不同抗根倒伏品种和不同密度下根系的差异,结合根系破坏弯矩、锚固强度和单条根的力学指标,分别以第1至第8茎节次生根为对象,研究单条根在抗根倒伏中的贡献,探讨哪种力学指标起决定性作用,并以形态、组织结构,理化特征、生理性状相关指标为单因子,分析力学指标的影响因子以及因子的影响强度;以单株玉米根系整体为对象,将根系形态和构型分布相关指标作为单因子,研究影响单株玉米抗根倒伏能力的因子有哪些,其影响强度如何;分析不同密度下根系构型分布、形态、组织结构、理化性状和生理性状,揭示密度影响抗根倒伏能力的实质。进而从根系角度系统揭示玉米抗根倒伏机理。这对于完善玉米抗根倒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抗根倒伏的农艺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根系是作物地上部的固定和支撑器官,在抗根倒伏中起着重要作用。根倒伏是玉米密植群体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抗根倒伏研究显得越加重要。本项目从玉米根系出发,采用人工诱导根倒伏的方法,以田间种植的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玉米根系为对象,从单根尺度和单株根系整体两个层面开展研究,项目按照计划实施且顺利完成。结论如下:(1)玉米不同茎节上着生的轴根的抗拉强度、截面惯性矩和抗弯界面系数不同,较高茎节上着生的节根的抗拉强度、截面惯性矩和抗弯界面系数大于较低茎节上的节根。研究显示轴根的抗拉强度、截面惯性矩和抗弯界面系数与其轴根直径显著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轴根直径越大,其抗拉强度、惯性矩和抗弯截面系数越大。因此可以说明,节根的直径在抗拉强度、惯性矩和抗弯截面系数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不同茎节上着生的轴根的直径不同、数量不同、其角度也存在差异,说明轴根力学特性与其着生茎节有关。同时研究显示轴根直径与其中柱直径极显著正相关。因此,轴根中柱的直径与其力学指标密切相关。(2)玉米单根抗拉强度与生育时期有关,大多轴根都是在开花期、灌浆期和乳熟期抗拉强度高,拔节期和完熟期相对较低。(3)密度影响单根力学指标,通常在拔节期以后,较高茎节上轴根直径随着密度增加而下降,受此影响单根的抗拉强度随之降低。(4)单株尺度上,Rfm(root failure moment)在生育期内呈动态变化,且生育后期大于生育前期。根系所在位置对Rfm的影响较小,而根系数量对其影响显著。Rfm与较高茎节上根系数量和直径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这说明,较高茎节上节根数量和直径大小是抗根倒伏的重要指标。根土复合系统直径受生育时期影响,但从开花期以后,其数值不再变化,其数值与较高茎节上着生的节根的夹角显著相关。(5)根倒伏抗性存在品种差异,不同品种抗倒伏能力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抗根倒伏品种的单根力学特性存在差异,其根土直径和Rfm存在差异。(6)种植密度对玉米根倒伏抗性产生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其抗根倒伏能力减弱。Rfm和根土复合系统直径均受密度影响,且均随着密度升高而降低趋势显著。种植密度增加,较高茎节上根系数量减少,但其角度不发生变化,但其横向延伸距离下降。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发表文章6篇,接收2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土壤资源异质对间作玉米根倒伏性的影响及机制
玉米大豆间作根系根际与养分吸收及产量形成关系及其机理
玉米根系对局部供磷和相邻作物根系的协同响应及根际调控机制
玉米倒伏高光谱响应机理解析与灾情遥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