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空间中的催化反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733009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301.00
负责人:杨启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恒权,李贺,肖兵,陈建,陶琳,刘利娜,戎侠,张明,魏丽娟
关键词:
连续反应微纳空间多孔材料催化
结项摘要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focus on the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biomimetic catalytic systems via incorpor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active sites in the micro/nano-space of porous materials for highly efficient, selective and green catalytic transformations. Unlike traditional catalysts generally containing only one type of active sites, in this study, micro/nanoreactors with structurally and spacially well-defined muti catalytic active sites mimicking the active space of enzyme and even the complicated compartments of cells will be prepared through developing new methods for controllably incorporating of active sites in the specific location of porous materials (frameworks, pores, outer and inner surface, the inner void space of hollow structures and the micro/nano droplets of Pickering emulsion assembled by porous materials). The special effects (such as cooperation, confinement and interface etc.) derived from confined nanospace on the catalytic property of micro/nanoreactor will b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which consequently may be used for tuning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micro/nanoreactors. Finally, these biomimetic micro/nanoreactors will be used in some challenging chemical reactions which face the problems of high energy consuming or low efficiency, such as epoxide hydration, CO2 conversion and cascade reactions (especially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catalysts and enzymes).

本项目以发展节能减排的高效催化体系为目标,基于仿生催化设计理念,针对几类重要的催化反应,在多孔催化材料形成的微纳空间内进行催化剂组装,构筑仿生微纳反应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拟发展在多孔材料形成的微纳空间中区域选择性修饰或组装不同种类的功能基团和催化剂的方法,实现酶乃至细胞微观结构及催化功能的模拟,在环氧化合物水合、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手性串联合成等重要反应中获得传统催化体系单一调变活性中心电子和结构难以达到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同时,理解微纳空间内的催化反应机制,结合动态原位表征技术揭示协同效应、限域效应、界面效应的本质及其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多功能催化剂微纳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发展调控微纳反应器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新策略,为新型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与构建奠定科学基础。

项目摘要

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催化体系是解决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该项目突破传统催化剂单一活性中心设计的思路,围绕仿酶/细胞功能的仿生纳米反应器的构筑和催化性能研究开展了工作,(1)构筑了具有底物活化功能的类酶多功能仿生纳米反应器,利用限域空间中底物活化基团的引入,在喹啉及其衍生物氢化反应中获得90 h-1的TOF值和90%的ee值,是喹啉多相手性氢化最优结果;在丙酮的氢化反应中,具有底物活化功能的纳米反应器的活性是单功能催化剂的350倍。(2)提出了“Pickering”乳滴固定床连续流动催化反应概念,酶催化醇动力学拆分等反应研究表明,其催化效率可达到间歇釜式反应的10-20倍以上,在固定床上连续运行4000小时后醇动力学拆分催化效率及手性选择性没有明显降低(手性选择性大于95%)。(3)发展了类细胞多功能仿生纳米反应器,实现了酸碱不兼容基团以及多种催化活性中心在不同“Pickering”乳滴中的组装,并被成功用于连续流动催化串联反应。相对于传统的两相催化反应体系,该连续流动反应体系的活性可提高1.6~16倍,且可连续流动反应1500小时后仍保持较高的催化选择性和活性。(4)利用均(活化反应物)-多相(活化H2)协同催化大幅度提高氢气还原NAD(P)+再生性能,为NAD(P)H的绿色规模化再生迈出重要一步。多功能仿酶/细胞纳米反应器的构筑为节能减排高效催化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上述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发表研究论文59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件(其中授权专利10件),培养毕业博士后1名、博士生9名、硕士生5名。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报告10余次。在项目执行期间,杨恒权教授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资助,李贺晋升副研究员。多功能能纳米反应器的选择氢化目前与浙江海森集团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协议;Pickering乳滴固定床技术获得江苏南通“扶海英才”科技项目资助,被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采用;Pickering乳滴固定床概念还用于非食用油的环氧化反应(生物催化法)将在山东吉青化工有限公司进行放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杨启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303020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87314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673113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27322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的多功能微流控芯片催化反应器的研制

批准号:6137612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永来
学科分类:F0407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微泡空化调控的新型超声空化仪

批准号:8122700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政
学科分类:H2703
资助金额:29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二维过渡金属(铁/钴/镍)氮化物微纳设计、缺陷调控与锂空储能机制

批准号:5187213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朱纪欣
学科分类:E02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激光微纳制备磁控微纳机械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批准号:60778004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夏虹
学科分类:F0506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