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神经损伤后大脑皮质重塑的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40154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邱天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庄冬晓,宋捷,桂鹏,许耿,龚秀,章捷,姜新剑
关键词:
静息态fMRI脑功能重塑外周神经损伤
结项摘要

Recovery from peripheral injury always remains an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 concerned by neurological surgery. Whether it causes some reorganiza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r affects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of the arms ? Recently we have made analysis of 13 cases of total brachial plexus injury by means of resting state fMRI. It was found that for the patients within 4 months since the injury, the signal of hand area in brain contralaterally to the injured arm has obviously abated, while symmetrical maps of bilateral hand areas in the brain were found for the patients with their recovery period of over 7 months. We suppose whether brachial plexus injury leads to the 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 of hand area in brain and what is the mechanism of the results revealed by fMRI. This experiment takes the form of resting state fMRI combined with electric stimulation to observe the reoganization of monkey motor cortex at different stages following brachial plexus injury. By means of cortical stimulation, we would reveal the essence of this reorganization showed by resting state fMRI.

外周神经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一直是神经病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是否外周神经损伤引起了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皮质的功能重塑?近期我们分别对13例臂丛损伤的患者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分析,发现患者大脑上肢运动皮质在伤后4月内出现了“功能静止”,而在伤后7月以后原先静止的脑区又出现了“功能活化”。我们设想是否臂丛损伤引起了大脑上肢运动功能的皮质发生了功能重塑?由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观察到的功能重塑的神经机制是什么?本研究拟建立臂丛损伤恒河猴模型,利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技术观察臂丛损伤后大脑运动皮质功能重塑的动态过程,并采用皮质电刺激技术验证,揭示这种功能重塑的神经机制。

项目摘要

一、项目的背景:外周神经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一直是神经病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是否外周神经损伤引起了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皮质的功能重塑?近期我们分别对13例臂丛损伤的患者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分析,发现患者大脑上肢运动皮质在伤后4月内出现了“功能静止”,而在伤后7月以后原先静止的脑区又出现了“功能活化”。我们设想是否臂丛损伤引起了大脑上肢运动功能的皮质发生了功能重塑?由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观察到的功能重塑的神经机制是什么?二、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利用臂丛切断手术建立臂丛损伤的恒河猴动物模型。在臂丛切断前,切断后近期(2周),切断后远期(2月)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并通过功能连接的方法构建猴脑的运动网络,观察运动网络在臂丛切段手术前后运动网络的变化情况。同时,我们利用对实验猴进行双侧运动皮质区域的开颅手术,通过直接皮质电刺激进行猴脑运动区的定位,观察运动皮质的运动功能变化情况。三、重要结果及关键数据:1)本研究利用臂丛切断手术建立臂丛损伤的恒河猴动物模型,在术后观察到了上肢运动功能的减退。2)正常猴或臂丛神经切断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上能显示双侧上肢运功对应的脑功能网络,在臂丛切断后早期,被切断的臂丛对侧的上肢运动对应的脑功能区出现了明显的信号减弱,切断后期,这些减弱的上肢运动对应的脑功能区再次出现了信号。3)我们利用开颅后直接皮质电刺激进行了2例臂丛切断后脑运动区定位的验证,其中一例出现被切断臂丛对侧的脑运动区没有得到运动区阳性刺激位点,在对侧运动区出现阳性位点,与相应时期通过功能磁共振获得的运动阳性位点以及标准的解剖学运动区一致。另一例双侧脑运动皮质均未得到阳性位点。四、科学意义:恒河猴臂丛切断术后出现了脑运动功能区的重塑,其表现与臂丛损伤患者脑运动功能区重塑表现一致,经历了从“功能静止”到“功能活化”的过程,但这种过程中电生理机制仍有待探索。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2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3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4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DOI:
发表时间:2017
5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邱天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外周神经损伤后TNF-α对脊髓和海马BDNF表达差异调控及其机制

批准号:3100048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周利君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新型携氧微球改善外周神经损伤后局部缺氧微环境的相关研究

批准号:8180216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朱澍
学科分类:H06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抑郁对外周神经损伤后痛行为的差异性调控及神经机制研究

批准号:3150085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魏潇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外周神经损伤诱发神经元功能性质改变的研究

批准号:39370236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谢益宽
学科分类:C0901
资助金额:5.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