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特殊生境的内生固氮菌对改善植物营养、增强植物抗逆性及群落稳定性上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类潜力巨大、尚待开发的微生物资源。本项目开展(1)从新疆3种典型荒漠灌木多枝柽柳、黑果枸杞、盐穗木中分离内生固氮菌,明确其种群多样性和分布特点;(2)探明其固氮促生性能、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和在宿主体内的定殖特性,从中筛选出固氮活性高、具多种促生和抗逆性能,定殖良好、稳定的高效功能菌株。(3)研究内生固氮菌在干旱、盐胁迫下的接种效应,解析其提高宿主抗逆性的机理,为探索构建和应用内生固氮菌多功能接种剂促进灌木林生长,增强自我维持能力,加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促进干旱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持。本研究对丰富固氮微生物物种资源库和基因库,阐明内生细菌与宿主植物互作的实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将对充分发挥内生固氮菌的应用潜力,推进生态防护林建设,维护绿洲生态安全, 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栖居在植物组织内部并与之进行联合固氮的内生固氮菌,在改善植物营养、调节代谢、增强宿主抗逆性及群落稳定性上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类潜力巨大、尚待开发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以新疆典型荒漠干旱区优势灌木多枝柽柳、黒果枸杞、盐穗木为材料,分离获得239株内生固氮菌株,固氮酶活性为0.26~388.58 nmolh-1mL-1。种群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明确了菌株分别与拉恩氏菌属(Rahnell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泛菌属(Pantoea)、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申氏杆菌属(Shinella)亲缘关系相近,其中Rahnella为优势种群,固氮酶基因nif H具有三种基因型,灌木种类、分离组织、生长地域和年限等影响内生固氮菌的多样性和固氮酶活性。筛选出了固氮酶活较高、具有溶磷、产生长素IAA等多种促生性能,环境适应性良好的功能菌株。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示踪、电镜免疫胶体金染色技术监测非限菌条件下人工种接内生固氮菌株DENB20菌株从多枝柽柳、黑果枸杞和大叶白麻根表向根内、枝叶入侵、传导过程、定殖范围和载菌量。研究发现不同菌株对宿主植物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特异性,与原宿主和异缘植物的亲和能力、固氮效率有差异;干旱胁迫会减低侵入菌体的增殖速度、载菌量及菌群稳定性。研究证明了干旱胁迫及干旱和盐双胁迫下,接种内生固氮菌株DENB20具有一定的固氮效能,提高多枝柽柳种子发芽和生长,促进了植株对磷、钾元素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胁迫所造成的生长损失。研究内生固氮菌提高宿主抗盐、抗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表明接种内生固氮菌能提高宿主SOD、POD等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产物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强质膜的稳定性。同时增加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钠离子含量,加强渗透胁迫调节能力,还具有改变宿主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优化宿主生长环境的生态效应。研究提出内生固氮菌增强植物抗逆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固氮微生物资源库,有助于揭示内生细菌与宿主植物互作的实质,阐明荒漠植物的环境适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为充分发挥内生固氮菌的应用潜力,创制和应用内生固氮菌多功能接种剂加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促进干旱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了科学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甘蔗内生固氮菌资源及其应用的相关基础研究
干旱区胡杨梭梭等荒漠植被的恢复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新疆特色药用植物甘草内生细菌多样性形成机制及其应用潜力
新疆典型荒漠植被“肥岛”特征、形成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