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自2000年以来,该病在我国许多粳稻种植地区连年爆发,给水稻生产和农民的经济利益造成了灾难性影响。水稻条纹叶枯病已经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水稻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拟在筛选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资源,水稻抗条纹叶枯病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研究及选育抗病基因近等基因系与渐渗系的基础上,精细定位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克隆水稻高抗条纹叶枯病基因,探明其抗病性分子机制;发展基于抗病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技术,建立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分子育种体系;通过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品系),并在生产上推广。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自2000年以来,该病在我国许多粳稻种植地区连年爆发,给水稻生产和农民经济利益造成了灾难性影响。本课题构建了以感病品种Balilla和抗病品种Dular为亲本近等基因系和渐渗系,依靠渐渗系提供的分子检测结果以及抗感表型,精细定位了水稻条纹叶枯病主效抗病基因qSTV-11b,将qSTV-11b精细定位于分子标记A17和A38之间25.39Kb的区域内。在这25.39kb的区间内公有5个开放阅读框,其中2个为转座子,对其余3个ORF进行转化,有1个ORF的转化系抗性显著提高,初步确定这1个ORF为qSTV-11b的候选基因。. 在精细定位的基础上,开发了个与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以优质品种武育粳3号和高产品种武运粳8号作为条纹叶枯病抗性改良的受体亲本,分别利用抗条纹叶枯病品种Dualr和葵风为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获得抗条纹叶枯病的稳定株系。经回交后代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性的系统鉴定,这些株系综合性状与武育粳3号以及武运粳8号已十分相近,保持了武育粳3号的优良食味品质和武运粳8号的丰产性,同时明显提高了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其中以武育粳3号为轮回亲本的材料已经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为海丰一号,在海丰农场大面积推广。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抗白叶枯病Xa7候选基因的结构分析及功能验证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qSTV11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
海南普通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精细定位及育种利用
水稻隐性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