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生物控制论分析了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位于农牧交错带的毛乌素沙地的景观动态、荒漠化扩展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受一系列正负反馈机制探制;(2)50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茺漠化整体上迅速扩展,局部有所逆转;(3)从空间上看,沙地西北部纯牧区荒漠化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东部和南部半农半牧地区,前者为后者的2.5倍以上;(4)从时间上看,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茺漠化发展速度远远低于50年代未到70年代未;(5)50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迅速扩展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滥樵采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气候波动也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bionics flapping wing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露天煤矿土壤光谱特征模型研究
半干旱草原区植被-风沙动力耦合机制研究
半干旱黄土区藻类结皮的生态效应研究
干旱与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凋落物分解响应降水格局变化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