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引起马铃薯晚疫病,给我国马铃薯生产造成年均高达10亿美元的损失。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使用农药,但由于抗药性菌株的出现和A2交配型病菌的传播,使得目前的病原菌生理小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侵染力。P.infestans通过孢子囊直接或间接萌发侵染马铃薯叶、茎和块茎,孢子囊的形成及萌发是晚疫病发病周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但对其机制的研究结果很少。本项目拟通过构建P.infestans孢子囊cDNA文库,制成cDNA生物芯片(macroarray),与孢子囊、菌丝、无孢子囊形成突变体菌丝、游动孢子和游动孢子包囊、碳源和氮源限制性培养菌丝体等mRNA的32P-cDNAs进行杂交,识别在孢子囊中上调表达的基因。通过BLASTX核酸序列比对,分析和推断这些基因的功能及其参与的细胞学过程,从而为晚疫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miRNA的研究与分析
表达单,双抑菌蛋白基因的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分析
抗马铃薯晚疫病的基因工程育种研究
马铃薯诱导表达型基因StuPPO9及相关miRNA在抗晚疫病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