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亚热带高山沼泽沉积物详细记录了全新世以来生态系统、气候系统及其环境变化的丰富内容;孢粉分析方法是揭示该地区百年尺度到几十年尺度植被演替以及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本项目拟选择华南亚热带地区的四处高山沼泽湿地-湖北七姊妹山沼泽、湖南大围山沼泽、广西猫儿山八角田高山沼泽和福建南屏高山沼泽作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和古植被演替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亚热带地区现代沉积孢粉与植被之间的关系,根据多个高山沼泽钻孔高分辨率孢粉分析结果重建东亚夏季风影响区植被在不同空间上的分布格局,根据孢粉-气候之间的定量关系结合其它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测定结果,定量重建东亚夏季风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温度和降雨量在空间上的影响结果,揭示气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以及短尺度的快速气候变化事件,及其与东亚夏季风演化和全球变化的关系。该研究在探讨全新世以来亚热带季风活动规律和植被生态响应的演化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全新世(距现今约11000年)是继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 简称YD)之后急速回暖所开始的一段温暖期,全新世阶段的气候变化相当复杂,存在几十或几百年重复发生的突变事件而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在我国北方地区,关于全新世阶段的古植被与古环境的定量研究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然而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全新世阶段的古气候与古植被的研究仍然缺乏高分辨率的数据。本研究在我国亚热带地区钻取五个岩芯钻孔,钻孔分布跨越了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地区,根据高分辨率的AMS14C测年结果建立年代框架,通过高密度的孢粉取样分析鉴定,总共分析孢粉样品900多个,获得我国亚热带地区多个钻孔高分辨率孢粉序列,根据孢粉-气候的定量关系,定量重建我国亚热带地区古植被与古气候。通过与全球和区域气候记录的对比研究,阐明了亚热带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同时,在地理空间上探讨东亚夏季风在活动路线的规律,从时间尺度上探讨我国亚热带地区过去5万年以来古植被群落对东亚夏季风的响应;因此,本项目研究成果为研究历史时期植被演替、迁移和东亚夏季风活动规律提供重要科学数据。依托本研究项目,本研究团队在项目执行三年期间总共发表7篇学术论文,其中国际SCI论文5篇;同时参加国际会议2次,发表2篇国内学术会议摘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东北地区沼泽湿地花粉现代过程研究与全新世古环境定量重建
柴达木盆地尕海湖第四纪高分辨率孢粉分析及定量古环境重建
长江中游亚高山泥炭地全新世摇蚊记录与古水位及pH定量重建
晚全新世以来达里诺尔湖古湖面与古温度定量重建及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