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电高分子的柔性致动器设计及其致动拮抗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70531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郑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夏雨,唐楚禹,潘浩,常晏宁
关键词:
柔性致动器拮抗作用仿生学智能材料导电聚合物
结项摘要

The safety and accuracy of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MIS) like cochlear implant highly reli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end executor. In order to achieve both safety and accuracy, executor must be small, soft and flexible. Using soft actuation materials can easily achieve those requirements. However it is still lack of an approach to design a flexible end executor through using soft actuation material.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a phenomenal called antagonism, which is very common in electrochemical driven soft actuation material, hasn’t been properly dealt with. Taking conducting polymer as an example, its redox process causes doping and dedoping of ions, leading to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While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is a pair of chemical reaction and couldn’t be isolated, expansion of one electrode will be jeopardized by the shrinking of the other side..Here, we are going to design a material with wave structure. The purpose is to vary actuation strain through adjusting parameters of micro structure. Thus, we can utiliz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actuation strain to assemble an actuator unit, which will allow us to eliminate antagonism effect. In the end, a flex and soft end executor built by such unit will be demonstrated.

导电高分子致动拮抗效应来源于氧化-还原反应,即由氧化反应引起膨胀形变和还原反应时的收缩形变。在一个完整的致动体系当中,而为了维持体系电化学平衡,两种反应必须同时存在,这样会导致相背的致动现象。这给柔性致动单元和柔性致动器的设计带来很大困扰。因而合理处理拮抗效应问题是由柔性致动材料构建柔性致动器的关键技术和原理性问题。.本项目的研究结合材料学科和机械学科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目的是在维持体系电化学反应平衡的同时抑制拮抗致动效应。首先设计材料分子结构和微观结构,设计制备宏观致动效果可调的柔性材料,然后利用具有不同致动效果的材料构建具有拮抗抑制效应,可实现致动模式统一的微型柔性单元。最终利用将其集成为微创手术执行器械并将其应用到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当中。项目成果同时将为使用柔性致动材料构建微型,柔性的仿生致动器械和柔软体机器人提供系统理论方法。

项目摘要

近年来,软体机器人学的发展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软体致动材料的研究也方兴未艾。但是软体致动材料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基础科学问题:.1.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致动其来源于氧化反应时的膨胀形变和还原反应时的收缩形变。这种形变来源于氧化还原时的离子掺杂。但是离子掺杂这一传质过程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容易出现拮抗效应和致动不协同的问题。.2.柔软体致动器是连续体的大变形,尚缺乏有效的数学建模描述致动形变过程;.3.由于缺乏合适的数学模型,柔软体致动器的精确控制仍然存在较大挑战。.针对上述三个主要科学问题,本研究做了如下尝试:.1.利用中空螺旋管的致动器构型,利用电化学图谱的方法对传质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析。确认了传质模型符合菲克定律,精确计算了传质系数。实验摸索了一类方法,即通过调整掺杂离子大小参数,使得传质过程仅仅依赖于某种离子而不是混合离子,将阳离子致动和阴离子致动分隔组合,达到抑制拮抗的效果。.2.以弹性杆为原型,建立了螺旋型软体材料的本构模型,定量的描述了制备过程的工艺参数和致动性能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筛选和优化致动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3.基于模型结论,建立了一套控制系统,将控制误差控制在3%以内。.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为柔软体致动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郑文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147303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70228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可调刚度柔性致动器的研究

批准号:5167501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毕树生
学科分类:E050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磁致热温敏型静电纺纤维膜致动器的构筑及其致动机理研究

批准号:5190304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力
学科分类:E03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离子聚合物接枝碳纳米管的复合电致动器的制备及其双重致动行为

批准号:5087304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周兴平
学科分类:E0305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具有电致变色/电致动功能的柔性仿生材料的双重响应机制研究、性能调控及其器件设计

批准号:5167204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宏志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