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发生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时空上的分布和演化格局,并解释物种的进化与地质历史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舌形贝类因其保守稳定的外形和生活方式,被誉以"活化石"之称。但我们初步研究发现,在分子水平上,舌形贝并不像其表面那么保守,不同的地理谱系完全可以提至独立的种属级别,其间的遗传分歧可能追溯到第四纪冰川运动甚至更古老的板块活动等地质历史事件。本项目拟采用更有效的线粒体和核基因分子标记,来分析现生舌形贝不同地理谱系的系统发生关系,并与表型特征变异的结果进行相互检验。再结合地史时期舌形贝化石地理分布和形态进化特征,重建其系统演化历史。通过检验谱系地理分布格局和地质历史事件、环境变化及现代景观特征间的相关性,推测舌形贝这一古老生物类群的迁移动态和演化历史。以隔离分化和扩散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第四纪冰川、古地理环境变化等历史和生态因素对舌形贝地理分布和系统发生演化的可能影响机制。
本项目对从中国及东南亚多个重要的地理分布区获得了大量的舌形贝样品,涵盖了传统分类的至少两个物种,即鸭嘴舌形贝和亚氏舌形贝。并对部分样品分别进行了线粒体线粒体COI序列和核EF-1α部分片段序列和线粒体全序列的测定。初步分析了不同区域的舌形贝谱系之间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西太平洋海域的地质历史演化和第四纪冰川造成了鸭嘴舌形贝复杂的谱系地理格局。鸭嘴舌形贝种内的遗传分化程度非常高,不同的地理谱系至少应该提升至种的地位,而鸭嘴舌形贝和亚氏舌形贝之间的遗传距离更高,至少可以到达属一级的区别。舌形贝类因其外部形态上的保守性有着活化石的称号,但是却和其很深的遗传分歧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就是说中性的分子进化和表型的进化并不是相耦合的,现在不同地区间的舌形贝属的成员很多看起来和他们的祖先化石如此相似,其实却代表了不同的演化谱系。因此,本研究获取的大量样品以及后续的线粒体全序列的分析可进一步研究这一活化石的来龙去脉和系统演化,并为在分子进化和表型进化层次上综合研究提供了分析的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中医舌诊舌形、舌态信息提取及其辨证推演方法的研究
中国巨蚓科蚯蚓系统发生地理学研究
基于GIS的捕食线虫真菌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研究
我国翼手目动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及系统发生地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