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发酵活性污泥性能与微生物分布关系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66014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徐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无敌,周权能,刘剑虹,杨丽丽,柳静,田光亮
关键词:
生物环境调控厌氧发酵快速启动宏基因组活性污泥
结项摘要

本课题瞄准当前国内外厌氧消化研究瓶颈,旨在解决沼气发酵启动过程的可控性问题。拟以猪粪为底物,通过调控厌氧生物环境提高接种污泥活性,实现厌氧消化过程的快速启动和高产气率的维持;借助污泥生长形态观察和因变因子的监控,分析厌氧发酵启动初期的制约因素及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同时借助宏基因组技术,研究厌氧活性污泥的形成过程和微生物群落分布的演替规律;分析厌氧活性污泥中不同微生物分布状况与产气量的关系,探索形成高效厌氧微生物生态组成的最佳条件;通过正交实验分析非生物控制因子对系统内生物因子的作用机理,揭示影响厌氧发酵产气效率的内在因素;最终通过对影响微生物分布的非生物因子调控,人工扩增繁育含优势菌种的高活性厌氧接种污泥,检测污泥活性,并验证其用于厌氧消化对产气提升的实际作用效果。

项目摘要

本项目通过近4年的研究主要开展了包括:①沼气发酵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演替规律研究;②影响污泥微生物群落演替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关系研究;③通过非生物因子调控获得厌氧活性污泥最佳微生物群落实现方法研究;④高效厌氧活性污泥的培养和活性验证研究等工作。最终明确了厌氧发酵不同阶段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分布情况、演替规律和不同基因、菌群的功能,揭示了厌氧发酵体系内非生物控制因子与厌氧活性污泥微生物分布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不同微生物分布对产气效果的影响。主要成果包括发表论文11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5篇;鉴定“国际先进”成果1项,获奖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发明专利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召开国际学术会议1次,参加各类学术会议7次;成果还应用于与瑞士SDC、朝鲜科学院合作开展的“朝鲜秸秆沼气项目”的原料预处理和沼气越冬实验示范中,且开展以应用研究为主的“户用沼气池的修复和沼气建后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1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干式沼气发酵机制

批准号:5100818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朱继英
学科分类:E10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云南沼气发酵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动态研究

批准号:3116012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崔晓龙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草本植物调控的剩余污泥发酵产沼气效能与厌氧共代谢途径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5140841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栋
学科分类:E1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沼气发酵系统酸化预警及调控机制研究

批准号:2147622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东
学科分类:B081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