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网络中隐含资源的流动研究——多区域、多尺度视角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0113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韩梦瑶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Michael Dunford,宋涛,陈伟,邹嘉龄,梁宜
关键词:
隐含资源流动性商品链多尺度经济联系
结项摘要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demands for basic resources can be transferred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due to the separation among places for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consumption, providing the necessity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embodied resource’.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trade network, the cross-border and cross-provincial embodied resource transfers are increasingly general, making the multi-regional and multi-scalar embodied resource transfer research urgent. Based on the newest progresses, this work takes coal as an example, builds the ‘globe-country-province’ multi-layer nested network, combines the regional and foreign trade data, and applies multi-analytical methods includ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put-output analysis to (1) depict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embodied resource transfers in trade network, (2) analyze the multi-regional and multi-scalar transfer mechanism, (3) assess the impacts of cross-provincial and cross-border transfers, and (4) carry out China’s short-term and mid/long-term simulation. This work attempts to reveal the transfer mechanism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alyze the serial effects of embodied resource transfers among China’s provinces/municipalities induced by foreign trade changes, and try to provide practical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resource-based/heavy-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ith the outcome of this project.

经济全球化下,生产、加工、消费等地点逐渐分离,不同地区的资源需求通过贸易活动得以满足,实现了资源的“隐含”流动。随着贸易网络日益复杂,隐含资源的跨省、跨境流动越发普遍,多区域、多尺度视角下的隐含资源流动研究亟待开展。本研究整合现有研究成果,以中国煤炭资源为例,综合运用文献梳理、投入产出等方法,构建自上而下的“全球-国家-省域”多层嵌套网络,结合中国省(区市)关联及省域海关贸易数据,开展隐含资源多区域、多尺度的流动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刻画贸易网络中隐含资源空间流动格局;(2)研究隐含资源的多区域、多尺度流动机制;(3)分析隐含资源跨省、跨境流动的影响效应;(4)开展中国隐含资源流动短期/中长期模拟。本项目致力于从理论层面揭示隐含资源流动的内在机制,探究不同国家贸易变动引起的中国内部连锁效应,为我国各地区资源型产业、重工业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

项目摘要

随着贸易网络日益复杂,隐含资源的跨省、跨境流动越发普遍。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从多区域、多尺度视角开展隐含资源流动研究,规避潜在的国际贸易变化风险对我国各省份、地区的能源资源合作及低碳发展转型具有重要价值。本项目整合现有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投入产出、网络模拟、系统分析等方法,构建了自上而下的隐含资源嵌套网络分析框架,开展了基于贸易网络的多区域、多尺度隐含资源流动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基于嵌套投入产出方法,本项目将隐含在最终需求、国内流出和国外流出的隐含资源追溯到本地投入、国内流入和国外流入等不同来源的流动路径,完善了“流空间”体系下的全球-国家-区域-城市多尺度隐含资源流动分析框架;2)基于中国多区域隐含资源流动关联,以北京、上海、河北、浙江等为主要研究区域,探索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带的隐含资源流转模式;3)基于直接能源贸易及隐含能源流动,检验了全球不同类型能源供需网络的抗损韧性及失效节点,对比了主要经济体在直接能源贸易与跨境隐含能源流动的网络结构;4)结合中国跨境能源贸易及隐含能源流动路径,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供需关联,解析了中国与不同类型沿线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模式。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项目建立了包含12种类型的隐含资源强度数据库,搭建了多类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平台,构建了中国各(省)区市与全球主要国家/地区的隐含资源流动网络,形成了多元隐含资源流动模拟系统。本项目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解析了隐含资源流动的内在机制,结合国际、国内热点事件探索了中国各省份的资源环境连锁效应,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模式,力求为我国资源型地区、重工业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韩梦瑶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农产品贸易隐含资源流动的测度、效应评估及其驱动机制

批准号:4180119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强文丽
学科分类:D0111
资助金额:24.3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虚拟水贸易视角下区域农业水土资源耦合模型研究

批准号:5127905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许长新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我国地区经济关联的隐含能源流动研究:基于多尺度投入产出模型

批准号:7180419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吴小芳
学科分类:G0412
资助金额:18.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能源-水资源关联视角下区域多水源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增效评估研究

批准号:5160900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解玉磊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