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萘酰亚胺手性荧光分子平台的构建及其识别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612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郭祥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贾丽华,张宇,孟欣,冯卓,秦玉珠,姜志强,徐冰,胡冬慧,李逸娜
关键词:
荧光联萘酰亚胺分子识别手性
结项摘要

荧光传感分子在现代分析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细胞和生物组织的原位显微成像检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为了减少检测时对细胞等的损害,荧光分子的激发波长应在可见光区,较长的发射波长也有利于避免生物背景荧光的干扰。识别手性分子的荧光传感器在荧光分子识别中是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目前以具有阻转结构的1,1'-联萘衍生物为平台设计合成的手性荧光分子传感器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但这类荧光分子的激发波长在紫外光区,发射波长也较短。因此,本项目设计了具有阻转结构的联萘酰亚胺衍生物手性荧光分子,研究它们的合成、结构和光谱性质;并以该类分子为平台,设计、合成一系列手性荧光分子传感器,研究它们的识别性能,其激发波长在可见光区,发射波长在500 nm以上。

项目摘要

荧光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特别是在生命、食品、药品、环境等复杂体系的原位检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上述检测中,荧光传感分子的性能对检测的可靠性具有决定性作用。经多年努力,以1,1'-联萘酚为基础的手性荧光分子识别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它既是识别主体的手性源,又发挥荧光信号发射基团的作用,能够简化传感分子的设计合成。但其在光谱性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激发波长在紫外光区,对样品的穿透性低,还易导致生物样品损伤;发射波长短,易被复杂样品的背景荧光干扰。因此,我们设计了以联萘酰亚胺为代表的新型联芳烃荧光分子,其激发波长在可见光区,发射波长在500 nm以上;希望能够提供光谱性能更优越的联芳烃类手性荧光分子识别的分子平台。.合成了一系列联萘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研究了其光谱性质。发现4,4’-联(3-氨基-1,8-萘酰亚胺)和4,4’-联(5-氨基-1,8-萘酰亚胺)等的光谱性质均达到了预期效果。开展了一系列以萘酰亚胺为荧光基团的分子识别研究。另外,合成了一系列1,1'-联萘酚衍生物,发现其中的1,1'-联(6-(2,2-二腈乙烯基)-2-萘酚)的最大吸收进入了可见光区,最大发射波长超过了500 nm,在已报导的该类衍生物中是比较少见。以1,1'-联萘酚为母体合成了一系列两亲化合物,研究了其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及识别性能,其外消旋混合物与单一对映体的溶液行为有明显差异。.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氨基喹啉衍生物,研究了它们与金属离子的结合及荧光识别性能,发现偶联杂环芳烃2-吡啶基-8-磺酰胺基喹啉的金属离子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超过420 nm,最大发射波长在600 nm 以上。该配合物能够发射红色荧光,比二氨基联萘酰亚胺衍生物发射的黄绿色荧光波长更长,并且它能够进一步与氨基酸等结合,是一个有深入研究价值立体动态荧光分子识别平台。.在研究杂环联芳烃衍生物时,发现N,N'-双(辛氨酰亚甲基)-4,4'-联吡啶氯化物的光致变色后的褪色行为与氧气分压之间的相关性,并制成了可目视检测的氧气传感器。它有希望被用于无氧包装食品的氧气泄漏指示剂。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DOI:10.3724/sp.j.1089.2022.19009
发表时间:2022
5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郭祥峰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萘酰亚胺光诱导“通过键”电子转移荧光开关分子的创制

批准号:20406004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肖义
学科分类:B08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联萘体系的手性分子开关研究

批准号:20573118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张德清
学科分类:B03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新型高分子萘酰亚胺重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批准号:2136701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吴辉禄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醚氧键能量转移机理的萘酰亚胺双光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批准号:2180408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姜慧娥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