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一代生物芯片的多组分生物分子纳米阵列的构建

基本信息
批准号:90923007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孙树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卓,全保刚,亚琪,王艳丽,吴冲,赖宇明,张雪梅
关键词:
分子阵列微流控纳米芯片近场光学检测灵敏度
结项摘要

目前的生物微芯片技术由于受到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通量的限制,越来越难以满足其在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中的需要。尤其在重大流行性疾病的早期检测、疫苗和药物的研发、生化反恐等方面,对生物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拟设计合成多功能光去保护分子修饰固体表面,控制生物分子在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利用近场光学曝光技术,激发表面纳米区域的光化学反应,实现生物分子在纳米尺度上的原位定位固定。结合微流控技术,输运不同生物分子至不同曝光区域,实现多组分生物分子的表面纳米定位固定,构建多组分生物分子纳米阵列。在此基础上,制备生物纳米芯片原型器件并测试芯片性能,力争使检测灵敏度较传统芯片有至少三个数量级的提高。

项目摘要

目前的生物微芯片技术由于受到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通量的限制,越来越难以满足其在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中的需要。尤其在重大流行性疾病的早期检测、疫苗和药物的研发、生化反恐等方面,对生物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纳米生物芯片是解决上述瓶颈问题的有效手段。多组分生物分子纳米阵列的构建及其信号读出是纳米生物芯片构建和应用的基础。本课题将自组装单分子膜的设计、制备与近场光学曝光方法和激光直写技术相结合,用简单的光学技术,结合分子的光化学反应,制备生物分子的纳米阵列,并研究了利用拉曼增强这一新颖的技术实现了纳米阵列信号的快速读出。同时,利用量子点模拟生物分子,实现了双组分量子点的表面定向固定和荧光读出。这些工作为纳米生物芯片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最后,对所构建的纳米芯片进行的评价实验表明,该纳米阵列用于生物分子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传统的微阵列芯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4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5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面向多组份气体定量检测的ZnO纳米线阵列可控制备方法研究

批准号:5120527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邓霄
学科分类:E05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纳米多孔硅光子晶体的微阵列生物芯片制备与检测技术研究

批准号:6126500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贾振红
学科分类:F051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新型分子识别体系霉菌毒素电化学生物芯片的设计与构建

批准号:2137503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修华
学科分类:B040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编码的半导体纳米线构建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阵列

批准号:60471005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张海黔
学科分类:F012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