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和近海的日益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海洋环境问题。过去河口浮游植物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近来的研究表明,微微型光合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和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等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珠江口区域微微型光合生物的研究还较少,因此,研究富营养化对珠江口微微型光合生物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项目以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生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其在河口区域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条件下二者丰度以及主要种类组成的变化。项目拟阐明微微型光合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分析特定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环境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数;探讨珠江口微微型光合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控因子,为揭示富营养化对河口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对日益富营养化的河口和海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项目主要以微微型光合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开展了其在珠江口、南海北部及印度洋海域丰度分布的时空差异研究;着重以富营养化的珠江口中微微型光合生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丰度和多样性及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并成功分离培养出两株微微型真核生物。该青年基金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主要研究结果包括四个部分:1.在珠江河口区域,研究发现径流的营养盐输入,不仅促进了珠江河口区域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在丰水期也促进了河口外区域超微型光合生物(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生物)的生长;并阐释了营养盐、水体的停留时间、光照等理化条件与浮游植物不同类群分布的关系,提出浮游植物不同种群对磷的半饱和吸收参数差异导致了河口内外浮游植物优势群体的逐渐演替,微微型光合生物具有比硅藻(如中肋骨条藻)更低的磷半饱和吸收常数,导致在河口外,中肋骨条藻无法大量生长的低磷区域,微微型光合生物(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生物)能大量生长。2.微微型真核生物种类的组成的不同区域存在着差异,在河口内侧优势群体为:不等鞭毛门>囊泡藻界中未知类群> 隐藻门>甲藻门;在河口外侧优势群体为:甲藻门>不等鞭毛门>Alveolate中未知类群>绿藻门;河口中部的混合区优势群体为:囊泡藻界中未知类群>绿藻门>甲藻门>隐藻门。 3.分析微微型光合生物与南海中广泛存在着勇士鳍藻(Dinophysis miles)之间的关系,在勇士鳍藻中发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微微型光合生物(包括隐藻、定鞭藻、聚球藻),提出勇士鳍藻的食性和环境中微微型光合生物的组成类群有关,改变了以往认为鳍藻只吞食隐藻的认识。4.开展了珠江口邻近海域-南海北部微微型光合生物的分布研究,结果发现3种类群的微微光合生物的分布和水团的特征有关,沿岸水团中具有高丰度的聚球藻,原绿球藻主要分布在外海。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南海微微型光合生物丰度.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构研究
典型富营养化海域微微型真核藻类多样性及其与有害赤潮的关系研究
珠江口最大浑浊带中高浮游细菌丰度的机制研究
原核光合生物多样性及生命过程与海洋环境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