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濒危植物银钟花的保育遗传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80027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闫明慧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鑫鑫,吴昊,张弛,袁清华
关键词:
保育遗传银钟花遗传多样性珍稀濒危植物适应性
结项摘要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has becoming a hotspot of conservation genetics research under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Perkinsiodendron macgregorii,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tree species endemic to China, is threatened by small, fragmented habita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genetic adaptive evolution of the remaining populations in divergent ecological habitats, discussing its conservation and maintenance mechanism. In this project, polymorphic expressed sequence tag-simple sequence repeats (EST-SSRs) will be developed and characterized from the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utlier loci in the genome of P. macgregorii will be screened by genome-wide scans with EST-SSR markers. Association between genomic data and climate variables will reveal the adaptiv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selective press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adaptive loci, which will help us further explore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local adaptation in P. macgregorii.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can be used to infer the adaptive potential of P. macgregorii in coping with climate change, further to aid in implementing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in Styracaceae.

全球气候变化下,珍稀濒危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已经成为保育遗传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银钟花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却面临种群数量锐减,生境片断化的威胁。因此开展其残存居群遗传适应性研究,探讨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保存和维持机制,具有重要的保育遗传学意义。本项目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开发并筛选具有多态性的功能微卫星标记(EST-SSR),用于银钟花基因组扫描,挖掘受选择位点,最后将气候因子与受选择位点进行关联分析,探究银钟花在气候选择压力下的适应性变异和分布格局。本项目的实施将揭示银钟花本地适应性的分子基础,预测气候变化下不同居群的命运,为银钟花及其所在安息香科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作为东亚亚热带孑遗类群,银钟花是中国特有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落叶乔木。由于人类过度开发,栖息地不断减少和破碎化,同时由于自然条件下种子不易发芽,银钟花的自然繁育和更新困难,导致种群数量日益减少。本项目通过对银钟花现有居群进行样本采集和调查,结合气候因子对其适生区进行预测,为迁地保护和扩大银钟花种群提供依据;模拟三种浓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下,银钟花未来适生区的变化;对银钟花进行全基因组从头测序和群体基因组重测序,获得银钟花完整的遗传信息和群体结构信息,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其遗传多样性并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进行种子育苗实验,探索提高银钟花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的条件,通过人工繁育增加银钟花个体数量。结果表明:(1)银钟花种群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亚热带300米以上山脊坡地,生境雨量丰富,土壤为酸性黄棕壤或黄壤;(2)银钟花的潜在适生区与实际分布区基本一致,占全国面积的5.44%,相较于实际分布区增加了安徽东南部、湖北南部和四川东部与重庆西部接壤的区域;(3)极端最低气温是影响银钟花潜在分布的最重要气候因素,其最适范围为-2-3℃,此外,最暖季降水量也是影响银钟花分布的主要因素;(4)未来气候条件下,银钟花的适生区面积有所增加,并总体向南北两侧移动,新增适生区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岸线一带;(5)银钟花基因组大小为1.06 G,杂合度为1.034%,GC含量为39.84%,包含1,593个直系同源单拷贝基因,属于高重复高杂合基因组;(6)浓硫酸处理银钟花种子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配合温室幼苗栽培,将是银钟花人工育种的有效手段。这些结果从适生环境、基因组遗传信息和种子育苗等不同维度为银钟花保护提供新视角,为制定更合理有效的银钟花保护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具体开展保护措施提供了可行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3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DOI:
发表时间:

闫明慧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特有濒危孑遗植物台湾杉的保育遗传学研究

批准号:3090113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杨琴军
学科分类:C1608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水生植物海菜花的保育遗传学研究

批准号:3136006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翟书华
学科分类:C0208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濒危植物伯乐树迁地保育适应机理研究

批准号:3157033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陈红锋
学科分类:C020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保育生物学研究

批准号:30560015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韦霄
学科分类:C020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