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早古生代(~500 Ma)变质杂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7224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103.00
负责人:周建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吉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红,韩杰,郭晓丹,曾维顺,董策
关键词:
动力学背景早古生代东北地区变质杂岩性质
结项摘要

We suggest to research the Early-Paleozoic metamorphic complex, including both the Early-Paleozoic Khondalitic and magmatic rocks in this NSFC project, which will be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ing the tectonic movement and its geodynamic setting of the NE China. In order to discussion the Nature of the Early-Paleozoic tectonic and its global tectonic setting, this project should be to search the rock assemblage and the regularities of distribution of the both Early-Paleozoic Khondalitic and magmatic rocks; confirming the P-T-t path of the Khondalitic rocks; determining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both protolith and metamorphic timing of the metamorphic complex; reconstruction the timing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Early-Paleozoic magmatic rocks. The result will be very important to reconstruction of the Tectonic framework in NE China, and the history of the Early-Paleozoic tectonic evolusion in the CAOB.

建议项目以东北地区早古生代变质杂岩(包括早古生代孔兹岩和同期岩浆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查明东北地区早古生代孔兹岩、同期岩浆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确定东北地区早古生代变质杂岩的P-T-t演化轨迹;测定早古生代变质杂岩的原岩时代,变质变形时代的同位素年代学格架;建立同期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进而综合探讨东北地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的性质及其全球意义。研究成果对再造我国东北地区的构造格局、中亚造山带在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等重大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东北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为“中亚造山带”的东段和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部位,因此东北地块群的基底属性和背景研究对再造我国东北地区的构造格局、中亚造山带在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以及深入探讨二大构造域的叠加与转化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东北地区变质基底杂岩在额尔古纳、兴安、松辽、佳木斯和兴凯地块上均有分布,并主要沿漠河-兴华渡口-黑河-罗北-佳木斯-虎头一线发育;变质基底以夕线石榴片麻岩-石墨大理岩等组成的孔兹岩系为代表,其原岩时代多为新元古代,而高级变质年龄均集中分布在泛非期(~500 Ma)。这些孔兹岩具有顺时针P-T-t演化轨迹。早古生代岩浆杂岩分为510~550Ma的石榴花岗片麻岩和500~460Ma块状岩浆岩两期,地球化学显示从碰撞-碰撞后伸展的构造背景,因此,东北地区变质基底的早古生代变质事件具有泛非期造山带性质。板块缝合带的发育历史为东北各地块的聚合过程提供了进一步的制约:1)额尔古纳与兴安地块的缝合带为早古生代头道桥—新林缝合带而非中生代德尔布干断裂;2)兴安地块与松辽地块之间的贺根山—黑河缝合带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330~300 Ma),而非最近报道的中生代;3)古亚洲洋分布在东北陆块群与华北板块之间沿西拉木伦—长春缝合带闭合,时代为三叠纪;4)佳木斯—兴凯地块与松辽地块之间的吉黑高压带形成于古亚洲构造域与环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关键时期(210~180 Ma);5)那丹哈达增生杂岩为中国境内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的唯一直接证据,并记录了晚三叠—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增生的过程。鉴于东北地块群广泛发育新元古代与泛非期构造岩浆事件,这与华北、西伯利亚板块无亲缘关系,早期应为Rodinia和Gondwana超大陆的组成部分。根据本研究取得的新资料结合古生代沉积盖层的发育特征及其古生物学信息,重建了东北地块群从Gondwana 大陆到Pangea大陆的位置与聚合过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2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3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4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DOI: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2105024
发表时间:2022
5

环境信息披露会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吗?

环境信息披露会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吗?

DOI:
发表时间:2017

周建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73021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13.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0872121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904290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272100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672148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0048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柴北缘北乌兰变质杂岩早古生代低压高温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批准号:4190223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李秀财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东段变质核杂岩形成机制和区域构造背景

批准号:40572121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裴先治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冀北晚古生代(325± Ma)变质事件:起因、过程与意义

批准号:4127208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倪志耀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新疆西准噶尔古生代增生杂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批准号:4107216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韩宝福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