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树木主根系中,微细根(直径≤2mm)为主要吸收和代谢根,粗根(>5mm)为主要储藏和支撑根,粗细根(>2-5mm)为二者之间的过渡根,具有部分吸收和储藏功能。根系特征值(根尖、表面积、长度、分枝等)增强根系对土壤空间和水分、N、P、K养分的占有程度,其数量在微细根中最大,粗细根中急剧下降,粗根中最小。最新研究发现:尽管根系吸收量在树木生长过程中不断增加,但细根(微细根、粗细根)生物量及其特征值的增长逐渐下降。对此现象本申请人提出如下假设:1)树木生长与根系吸收量是正相关非线性关系,吸收量的快速增加弥补了细根量相对下降的影响;2)细根特征值对根系吸收量的影响大于其生物量;3)不同树种根系吸收量对环境和生物因子及其交互作用的敏感性不同。本项目拟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研究站,通过2、4、5年生峨眉冷杉、红皮云杉和麦吊杉苗木的研究,对以上假设进行证明。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基于水稻根系代谢成本的根系特征与氮吸收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
大豆根系生长与花荚形成的关系研究
吸收根功能性状变化与树木年龄的关系和调节机制
土壤养分和水分的空间异质性与树木根系结构和功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