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骶髂关节炎的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超声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135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9.00
负责人:朱家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盛,薛勤,张春燕,李殿城,刘芳,胡一宙
关键词:
骶髂关节彩色多普勒超声强直性脊柱炎
结项摘要

课题组在前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敏感的评估符合修订纽约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活动性,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异常血流的阻力指数明显增高。骶髂关节区域显示复杂的血流动力学表现。本课题将以这些重要发现为基础,结合动物实验深入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结构改变前期骶髂关节异常血流动力学发生机制,分析不同性质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探讨研究结果入选诊断标准的可行性。由于目前通用的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必须具备肯定的放射学骶髂关节炎,这意味着一旦确诊时患者实质上已有结构性损害,因此项目的预期研究结果对于解决结构改变前期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难点具有重要意义,可望形成新的学术生长点。

项目摘要

迄今为止,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诊断一直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通用的AS分类标准中必须具备放射学骶髂关节炎,但是临床研究表明,患者从首次出现症状到首次做出诊断一般延迟6-9年以上,其主要原因是放射学骶髂关节炎出现时患者的病情往往已不是早期。因此提高骶髂关节炎影像学诊断的敏感性是AS早期诊断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在结构改变前期评价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方法。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示活动期患者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 SIJ)的异常血流信号,并且超声血流动力学显示阻力指数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基于以上发现,本课题建立VG1联合弗氏佐剂诱导AS的小鼠模型。结合病理结果,深入研究AS小鼠SIJ异常血流动力学发生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课题组采用超声与CT图像融合技术,精准定位SIJ异常血流信号的具体位置。以动物实验获取的参数为依据,课题组分别对临床确诊的AS患者、无放射学支持但临床拟诊为早期AS的患者和非炎性腰背痛患者的SIJ进行血流动力学研究。通过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对比分析,为活动期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建立的自身免疫性AS小鼠模型,可导致小鼠骶髂关节炎而不出现外周关节炎,非常接近人类AS的临床表现,课题组发现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 Doppler ultrasound, PDUS)在小鼠发生结构改变之前可探测到SIJ内的异常血流信号。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低阻血流与活动性炎症的关系密切。在对AS患者SIJ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其血流动力学特点与前期的动物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图像融合技术证实SIJ区的异常血流主要累及关节韧带部和滑膜部,符合骶髂关节炎的活动期病理表现。同时,课题组对无放射学支持的早期AS患者进行比较影像学研究,结果证实PDUS诊断骶髂关节炎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和X线平片,是与MRI吻合度最好的影像学方法。.综上所述,多普勒超声通过发现SIJ区域的异常血流信号,可提示SIJ的活动性炎症,该技术不依赖SIJ的结构改变,有望成为AS诊断的常规影像学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DOI:
发表时间:2015
2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DOI:10.3760/cma.j.cn131148-20190926-00591
发表时间:2020
3

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DOI:10.3760/cma.j.cn112142-20210918-00435
发表时间:2022
4

时间反演聚焦经颅磁声电刺激仿真与实验研究

时间反演聚焦经颅磁声电刺激仿真与实验研究

DOI:10.11684/j.issn.1000-310X.2021.03.010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肾-精-髓-骨”理论体系探讨“补肾”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中的作用

基于“肾-精-髓-骨”理论体系探讨“补肾”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中的作用

DOI:10.7661/j.cjim.20211011.380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复位手法对骶髂关节应力-应变的影响及骶髂关节稳定性的解剖学研究

批准号:8167409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义凯
学科分类:H3119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磁共振有限元技术研究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作用机制

批准号:81904316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张坤木
学科分类:H3119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骶髂关节错位与腰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批准号:8117335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沈国权
学科分类:H3119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骨盆骨折病人骶髂复合体韧带损伤的核磁表现及其应用研究

批准号:8127200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钢
学科分类:H060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