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塑性变形制备有色金属超细微结构材料形成机制、强韧化及组织控制关联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6401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史庆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亮维,王效琪,起华荣,谭丰,周蕾,米辉,陈家欣
关键词:
形成机制大塑性变形有色金属超细微结构强韧化
结项摘要

有色金属超细微结构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特点而具有优异的性能。大塑性变形因其在制备块体超细微结构材料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备受关注。在前期研究中,项目组采用了不同的大变形方法制备出有色金属超细微结构材料。在此研究基础上,项目组拟对不同大塑性变形制备的超细微结构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探讨大塑性变形制备超细微结构材料的形成机制;并通过微结构材料性能的测试试验与分析,探索大塑性变形制备的超细微结构材料的强韧化关系;掌握超细微结构材料制备与加工过程和组织性能精确控制的相关联的本质及机理。.本项目研究不仅可以获得大塑性变形制备有色金属超细微结构材料的制备过程及组织性能的精确控制本质、大塑性变形制备超细微结构材料集成制备技术体系,还将有助于阐明大塑性变形制备的超细微结构材料的强韧化关系,对发展综合性能优异或具有特殊性能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及云南省有色金属材料深加工发展具有深远价值和意义。

项目摘要

大塑性变形技术因其对金属结构材料的强韧化改性的巨大作用而被学术界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研究。本项目以有色金属(铝铜及其合金)为加工对象,综合研究了制备超细显微结构(<1000nm)材料的具有代表性的多种大变形方法,从晶粒、织构和第二相等显微结构为研究对象探索和讨论了各种大变形方法获得超细微结构的形成机制、临界条件、组织特征以及不同大变形方法制备超细微结构材料的共性规律;并通过微结构材料性能的测试试验与分析,开展了大塑性变形制备的超细微结构材料的强韧化关系的研究,为掌握超细微结构材料的加工过程与组织性能控制的关联规律与机理作了必要的综合与总结,为大变形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史庆南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Al-Mg合金循环连续扩展挤压-拉拔大塑性变形微观组织结构演变及强韧化机制研究

批准号:5177412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滕杰
学科分类:E041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大塑性变形稀土高密度钨合金强韧化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

批准号:5157512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于洋
学科分类:E050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高强韧近β钛合金在大塑性变形过程中的超细晶形成及增韧调控机制

批准号:5187124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晓泳
学科分类:E010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2A66铝锂合金往复墩-挤大塑性变形微观结构演变规律及强韧化机制研究

批准号:5147410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高文理
学科分类:E0414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