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城镇化的驱动力、模式及其生态效应模拟—以锡林郭勒典型牧区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61022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佟宝全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呼格吉勒图,梁海山,周丹丹,青松,黄晓君,陈志青,阿荣,吴来兄
关键词:
驱动因子生态效应模拟城镇化模式牧区
结项摘要

"Deterioration -poverty" is difficult to cut off to a vicious cycle of chain in the Inner Mongolia pastoral areas. Main reason formed this chain is pastoral areas "Over people, less pastoral" reality. The entry point of the project is the typical pastoral areas actual problem of "Deterioration -poverty", the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man-land areal systems theory, using some theories of geography, economics and ecology, an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eans of spatial information with ground-based observ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statistic analysis, simulatio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f pastoral areas, and sum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And building pastoral urbanization driving facto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gional ecological background, Optimization reconstruction of pastoral area urbanization industrial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pattern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New and old patterns of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imulated pastoral areas of ecological effects; through the repeated feedback to debugging a new model and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simulation scenarios, seeking a better mode of the pastoral areas of urbanization.

"恶化- - 贫困"是当前内蒙古牧区难以斩断的恶性循环链条,形成这一链条的根源是牧区"人多地少"的现实。项目由典型牧区"恶化- - 贫困"这一实际问题切入,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基础,运用地理学、经济学与生态学的相关理论,采用空间信息与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手段,通过常规统计分析,模拟牧区城镇化的过程,总结其特征,解构牧区城镇化的驱动因子;基于上述分析及区域生态背景,优化重构牧区城镇化的产业与空间组织模式;对比分析新旧模式的区域生态环境,模拟牧区生态效应;经过新模式与生态效应的模拟情境之间反复回馈调试,求牧区城镇化的更优模式。

项目摘要

项目背景:牧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又有人文因素的影响。在全球干暖化的大背景下,自然作用是这一恶化过程的决定性因素,而使牧区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主因是相对于牧区草场承载力而言的人口“超载”这一人文因素。究其根本,导致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深层原因实质上是人口“超载”或者“人多地少”问题。因为,在牧区人地关系系统中,“地”是不变的常量,“人”是可变的量,且是递增的可变量,即“人”的需求量要大于“地”的供应量,而且这一需求量在时间维度上是递增的。所以,解决“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矛盾,不能只做“地”这个常量的文章。因此,在牧区更应该做的是“人”这个“多余”变量的文章。牧区“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系统中,人口“超载”部分集中到某一个点上进行生产、生活,释放更多的草场,是根本上解决矛盾的途径。.重要结果:锡林郭勒牧区城镇化驱动力研究;锡林郭勒牧区聚落体系空间分布特征研究;锡林郭勒牧区聚落体系形态结构的动态研究;锡林郭勒牧区聚落体系规模等级的动态研究;南部牧区不同时期聚落规模变化速率;锡林郭勒牧区中心地空间模式研究.关键数据:对锡林郭勒牧区145个聚落体系50年间的规模、空间分布数据进行分析。.科学意义:本项目通过研究区145个聚落时空数据为基础,从聚落空间分布特征、聚落结构形态与规模等级的动态分析以及聚落规模变化速率等4个维度剖析锡林郭勒牧区聚落体系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如下:(1)规模等级的动态分析表明,近50年,锡林郭勒牧区聚落体系的规模等级一直严格遵循分形规律;(2)近50年,聚落体系时空演化受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影响总体由南向北,由西至东的移动,空间移动速率在Ⅰ期最快,后期变化缓慢向北和向东集中。结构形态的动态分析表明,强大的外在作用力若改变相对均质的地理环境基底使其产生非均衡性,对克里斯泰勒“景观”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改变其景观形态;(3)近50年,聚落规模总体变化速率在1964a——1982a的Ⅰ期和2010a——2015a的Ⅴ期较快,Ⅱ、Ⅲ和Ⅳ期较缓慢。而变化速率较快的Ⅰ期和Ⅴ期在时间上对应于“上山下乡”运动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与城镇化活动。总体上,锡林郭勒牧区的典型性决定其聚落体系时空演化规律对整个蒙古高原人地关系系统的调控与优化是一重要参照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5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佟宝全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内蒙古草原牧区旱灾监测与风险评价、预警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批准号:4126109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阿拉腾图娅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城镇化进程中锡林郭勒盟牧区不同类型地区人地系统优化模式与途径研究

批准号:4136102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海山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锡林郭勒盟牧区不同类型地区牧民定居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批准号:4096103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海山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草原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分析和预警-以川西北江河源区为例

批准号:4140165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仙巍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