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压共控和温控模拟对比实验液态产物及残余物地球化学研究,是在接近地质埋藏模式下,生烃环境的变升温速率与变压力的耦合实验、常压条件下温控生排烃模拟实验和常规埋藏生排烃模拟实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对实验残余物和有机质生烃进程的不同演化阶段液态烃进行地球化学的深入研究。地质模型来自于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潜伏隆起钻井、地震和地质揭示的高演化烃源岩层系埋藏史、热史和压力史。对比实验研究已经揭示出,不同实验条件,海相泥质烃源岩生排烃进程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不同生排烃实验条件下残余物和液态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生物标志物对比研究,揭示有机质生烃进程中,压力对有机质的演化、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变化特征、成熟度的影响;探讨压力对高演化源岩有机质生排烃进程的抑制因素以及晚期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生气机理、天然气晚期成藏机理,进而研究塔里木多期、多旋回叠合盆地高演化烃源岩地质埋藏模式下的生烃、排烃机理。
为了研究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生油岩的生烃和排烃演化规律及液态产物地球化学特征,对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海相低熟泥页岩的含水实验模拟,并对液态产物的生成、排出、吸附量和分子指纹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压条件下,生成、排出、吸附和抽提的液态产物质量表现出以下变化规律:温度是源岩生烃的决定因素,Ⅰ型有机质生烃高峰的温度为450℃,排烃高峰温度为500℃;压力是源岩生烃的重要影响因素, t<450℃时,温度相同,加压有利于生烃,t>450℃时,相同温度点生烃量受压力影响较小;相同温度条件下,加压促进烃源岩的热演化和烃类物质的生成;温度相同时,压力是抑制烃类等液态产物排出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压不利于排烃,而促进了源岩对液态产物的吸附作用;等温时,加压实验残渣可溶有机质相对质量大于不加压实验,这可能与加压促进液态产物的生成而抑制其排出有关;温度相同时,液态产物的排出率和吸附率呈互为消长关系。.在组成和分子指纹方面,与原始样品抽提物相比,液态产物表现出以下特征:四个系列各模拟实验排出、洗出和抽提的液态产物与原始样品抽提物含有的相同化合物是:饱和烃馏分中检出正构烷烃、烷基环己烷、烷基甲基环己烷三个系列化合物;芳烃馏分中检出的化合物主要萘、菲、 、芴等系列,非烃馏分中主要是C10~C18具偶碳优势的脂肪酸系列。不同之处,排出和洗出的液态产物中检出了相对丰度较高的C27~C29常规甾烷和重排甾烷,而原始样品中无甾烷类检出,表明原始样品有机质以原核生物为主要来源,且甾烷的形成与温度具有一定的成因关系;前寒武纪地层中检出的甾烷可能与变质作用有关,用其作为生命演化过程中真核生物存在的唯一标志物需要慎重考虑;液态产物与原始样品抽提物相比,其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和峰型、脂肪酸的碳数范围等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液态产物中高碳数正构烷烃和脂肪酸的出现,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非理想相变控温混凝土温控机理研究
煤系地层岩石的温压耦合导热特性实验研究
反铁磁合金的温控和磁控形状记忆效应
液态金属极压润滑特性的机理及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