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前庭功能障碍遗传性耳聋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158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2.00
负责人:贺楚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南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冯永,陈红胜,蒋璐,张海林,文雅,陈艳,毛坤华,陆小静
关键词:
前庭功能障碍基因定位遗传性耳聋基因克隆
结项摘要

遗传性耳聋是一种高遗传异质性疾病,目前仍有相当数量耳聋基因位点有待定位与克隆。在耳聋基础上合并独特临床表现的耳聋家系,往往可将其病因归为某一个或某一类特殊耳聋基因的致病效应。本课题组收集到3个伴前庭功能障碍的遗传性耳聋的大家系,在对家系进行已知与前庭功能相关的COCH基因、ESPN基因、MYO7A基因、POU3F4基因、SLC26A4基因以及线粒体DNA 12S rRNA基因等6个耳聋基因及目前最常见耳聋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后均未发现致病突变,说明这些家系的致病基因极有可能为目前未知的耳聋基因。我们将利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对3个伴前庭功能障碍的遗传性耳聋家系进行定位,定位新的耳聋位点,或将一个已知的位点区域缩小范围,构建定位区间的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和转录图谱;在基因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基因表达分析法、表达序列标签分析法等策略确定候选基因,进一步突变检测,克隆新的耳聋致病基因。

项目摘要

遗传性耳聋由于具有很高的遗传异质性,导致其致病基因定位与克隆较为困难。收集合并独特临床表现的耳聋家系,在此基础上实施基因定位与克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课题组针对收集到的多个伴前庭功能障碍的遗传性耳聋的大家系,利用基因诊断芯片扫描、全基因组扫描、外显子组测序等方法对这些家系进行研究,成功定位了两个伴前庭功能障碍的遗传性耳聋大家系的致病基因区间,将一个家系的致病区间定位在chr1:P34.2-P34.3(D1S496;D1S3721)约8.2cM的区间,另一个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在rs887392和rs9788之间约20cM的区间,进一步鉴定了该家系的一个可能致病基因——CEACAM16,初步揭示了伴前庭功能障碍的遗传性耳聋的发病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3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DOI:
发表时间:2018

贺楚峰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X-连锁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

批准号:30571018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袁慧军
学科分类:H14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功能性克隆导致多基因遗传性耳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新致病基因

批准号:3097159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杨涛
学科分类:H14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新的致病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

批准号:3117121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曹新
学科分类:C0604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

批准号:30371523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袁慧军
学科分类:H14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