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氯联苯(PCBs)是国际上共同关注的12种优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在长三角某典型区农田土壤存在较大程度的污染,其面积已达1000多亩,并出现生物积累及食物链传递风险,引起了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高度关注。微生物-植物共生关系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我们前期工作发现菌根真菌-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对PCBs具有明显的降解功能,但其作用机理如何?尚需进一步研究。本项目拟采用五室根箱培养试验,结合13C-PCBs稳定同位素探针以及gfp基因标记法和实时定量PCR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PCBs在豆科植物-菌根真菌-根瘤菌共生体中的分布特征、进入途径,以及中间代谢产物,探讨共生体根际土壤中PCBs代谢相关功能酶的活性,分析根际土壤降解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脱氯基因的动态变化,以揭示菌根真菌-根瘤菌强化豆科植物修复PCBs污染土壤的作用机理,为发展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的多氯联苯根际修复机理的研究
典型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根际强化修复及机制
根瘤菌强化紫花苜蓿根际降解多氯联苯的分子机制研究
广西甘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