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低合金钢中渗碳体/铁素体界面结构与特性的理论预测及实验验证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7116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5.00
负责人:傅万堂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燕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吕知清,孙淑华,曲明贵,高扬,吴迪,彭亚敏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密度泛函理论低合金钢合金掺杂相界面
结项摘要

采用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等方法,基于两相及原子间的对应关系构建并优化渗碳体与铁素体"合二为一"的界面结构模型,对高碳低合金钢中渗碳体/铁素体界面的结构与特性包括两相间的取向关系进行理论预测与实验验证,确定渗碳体与铁素体之间的择优取向,综合分析掺杂合金元素类型、含量、应力应变和温度条件对渗碳体/铁素体界面结构性能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与机理,诠释这些因素与界面性能及其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原子与电子层次揭示渗碳体/铁素体界面处原子的成键特征及合金元素的偏聚规律,从新的角度阐明钢铁材料热处理与加工过程中合金元素添加对渗碳体溶解析出及粗化行为的影响规律和物理本质,为进一步完善与渗碳体/铁素体界面结构和特性相关的物理冶金学基础理论,形成更系统且更具普遍意义的界面结构性能理论研究方法,推进钢铁材料界面、相变与组织性能的理论预测与应用,指导相关产品的实际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从原子与电子层次系统地研究了合金元素掺杂对渗碳体低指数面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预测并解释了合金渗碳体不同面结构性能及表面能之间的差异性,分析了合金元素掺杂与渗碳体各面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实验测试结果,构建了渗碳体与铁素体界面原子结构模型,分析了合金元素掺杂与界面结构性能变化及成键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预测了界面处合金元素的分布状况及成键特征,从界面能变化角度表征了合金元素类型及数量与界面稳定性之间的本质关系。另外,本项目构建了碳(氮)化钒表面结构及其与铁素体界面原子结构模型,并计算了其表面性能及界面稳定性特征。. 通过本项目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纯渗碳体表面(001)、(010)和(100)结构中最高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定域铁碳结合强度的(001)表面最为稳定,这三个表面能量稳定性的强弱顺序为(001)>(010)>(100);合金元素Cr和Mn分配到渗碳体相的过程中,对于吸附在渗碳体表面积最大的表面(即(001)表面),Cr原子比Mn原子的吸附能力更强,而且最终Cr原子在表面层C原子与表面第一和第二原子层的Feg和Fes原子间的五重空位处,当Cr和Mn原子继续渗透进入渗碳体(001)表面层时,Cr原子比Mn原子具有更强的置换表面层Fe原子的能力;构建了渗碳体与铁素体Fe3C(001)// α-Fe(112)与Fe3C(103)// α-Fe(110)等界面结构模型, Fe3C(001)// α-Fe(112)的理论界面能量略低于Fe3C(103)// α-Fe(110),合金元素Cr的添加对界面影响较大,提高了渗碳体与铁素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在具有不同VC(100)与VN(100)原子层数的VC/α-Fe和VN/α-Fe界面结构中,优化后的平均原子间距都有所减小,越接近界面层的Fe原子产生离域的程度越大,形成Fe-C(或Fe-N)共价键越强。VC(VN)/α-Fe界面结构中,均有跨越界面较强的Fe-V金属键或Fe-C(Fe-N)共价键存在。. 本项目研究成果为建立普遍意义的界面结构性能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开展其他有关材料界面、相变与组织性能理论预测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3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4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冷拔珠光体钢丝铁素体取向和渗碳体变形与强化的定量研究

批准号:5136100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向嵩
学科分类:E0104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渗碳体粒子对低碳钢铁素体动态再结晶的影响及机理

批准号:50701004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李龙飞
学科分类:E0104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合金元素与碳在铁素体与贝氏体相变过程中的配分

批准号:5147109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志刚
学科分类:E0101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剧烈变形条件下钢中渗碳体的结构演变规律与机制研究

批准号:50471102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傅万堂
学科分类:E01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