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印太海洋通道-东印度洋多尺度海洋动力过程及其气候反馈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91958101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资助金额:52.00
负责人:韦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明婷,覃慧玲,Arnold Gordon,Paola Malanottee-Rizzoli
关键词:
西太平洋印度洋海洋通道贯穿流
结项摘要

Tropical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s are called the engine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with remarkabl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The two systems are not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they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series of oceanic passages, through which the two circulation systems interplay with each other on multiple scales in time and space. Pacific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s (WBC) and South China Sea Throughflow (SCSTF) - Indonesian Throughflow (ITF)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ceanic passages, connecting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s and thus playing vital roles on the mass and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the two ocean basins, air-sea interactions and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This proposal aims to consider the western Pacific - oceanic passages - eastern Indian Oceans as an integrated system. Based on a regional-downscaling, high-resolution, air-sea coupled model and in-situ observational datasets, we are going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al processes of the key straits/oceanic passages, as well as their impacts on the multi-scale variability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circulation systems.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是全球海温变化最显著的区域,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引擎。两大洋的环流系统通过一系列贯穿南海和海洋性大陆的海峡通道相连接(我们称之为印太海洋通道)。印太海洋通道中的海洋动力过程一方面受到局地复杂地形和大气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遥信号产生显著响应和反馈。以往的研究常常把太平洋和印度洋两个环流系统分开,印太海峡通道因而处在两个环流系统的边缘,导致其动力过程不完整,与西太平洋-印度洋环流的相互作用过程也认识不足。因此,有必要发展一套既能有效针对复杂地形海洋性大陆的小尺度海洋动力过程,又涵盖整个西太平洋-印太通道-东印度洋大尺度气候系统的区域高分辨气候模式,同时动力上能解析系统内多尺度海洋-大气动力过程,及其与全球尺度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这对于全球气候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对我国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项目摘要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是全球海温变化最显著的区域,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引擎。两大洋的环流系统通过一系列贯穿南海和海洋性大陆的海峡通道相连接,是热带海洋唯一的海洋通道,对太平洋和印度洋环流,以及气候系统都有重要的影响。虽然以往的研究对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的大气和海洋环流状况以及互相影响的给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机制解释,但是对印太海洋通道的海洋桥机制关注较少,即很少研究把热带西太平洋-印太海洋通道-东印度洋作为一个区域系统整体考虑。本项目结合了前人的相关理论,提出西太平洋-印太海洋通道-东印度洋的海洋桥机制,揭示了南海贯穿流影响南海温度变化的机制,印尼贯穿流垂向结构的变化机制及其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以及印尼贯穿流流量变化对印度洋偶极子的影响机制。本项目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Arnold Gordon教授合作,关于印尼贯穿流15年的观测数据已在互联网公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2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3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4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DOI:
发表时间:2021
5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DOI:10.11949/j.issn.0438-1157.20180900
发表时间:2018

韦骏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47600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印太暖池短期热事件的多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影响

批准号:4177508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覃慧玲
学科分类:D05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热带西太平洋、印度洋上层海洋年际变化的研究

批准号:49576277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秦曾灏
学科分类:D0601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热带印太海温年际变异中局地大气与海洋过程的相对重要性

批准号:4150600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何卓琪
学科分类:D06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不同类型印度洋偶极子影响热带太平洋年际变化的海洋通道过程

批准号:4120601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晶
学科分类:D06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