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桥蛋白在树突状细胞对乙肝病毒识别中作用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7181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刁宏燕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慧萍,李永涛,陈云波,陈燕飞,崔光莹,范龙方,陈佳宁
关键词:
骨桥蛋白树突状细胞乙肝病毒
结项摘要

Most of hepatic fibr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ere developed from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However, hitherto the mechanism of CHB is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Immaturity and dysfunction of antigen present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DCs) plays a vital role in ineffective cleara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 CHB patients, which mechanism is urgently to be clarified. Osteopontin (OPN), a cytok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infectious diseases. In our previous research, we found that surface molecules on DCs and cytokines secreted by DC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level of OPN, so we speculate OPN participates in maturity of DCs and antigen presentation of HBV.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firstly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PN and the maturity and function of DCs through detecting samples of CHB patients. Then, by blocking OPN and administering HBV antigens stimuli in vitro, we will study the function and mechanisms of OPN in regulation of DCs function and T cells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we will explore the mechanism by means of OPN knockout mice, HBV transgenic mice and by blocking with antibodies in vivo and in vitro.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CHB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to find out some molecular therapeutic targets.

慢乙肝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且乙肝慢性化机制不甚明了。树突状细胞(DC)的成熟障碍和抗原提呈功能缺陷是机体无法发挥免疫清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阐明DC功能的调节机制是治疗慢乙肝的迫切需要。骨桥蛋白(OPN)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参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乙肝病毒刺激后DC的表面分子表达、细胞因子产生与OPN水平相关,因此推测OPN参与了DC的成熟及对乙肝病毒抗原的提呈作用。本课题首先利用OPN基因敲除小鼠、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抗体阻断OPN功能等进行体内、体外实验,研究乙肝病毒抗原刺激后OPN对DC成熟、抗原提呈及诱导T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其后,利用慢乙肝患者样本检测OPN与DC成熟及功能的关系,通过阻断OPN、体外乙肝病毒抗原刺激等方法,研究乙肝病毒感染后OPN对人源DC功能的调节作用,为阐明慢乙肝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分子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树突状细胞(DC)的成熟障碍和抗原提呈功能缺陷,是机体不能发挥免疫清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阐明DC功能的调节机制是治疗慢乙肝的迫切需要。骨桥蛋白(OPN)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参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课题利用慢乙肝患者样本检测OPN与DC成熟及功能的关系;通过阻断OPN、体外乙肝抗原刺激等方法,研究乙肝病毒感染后OPN对人源DC功能的调节作用。其后,利用OPN基因敲除小鼠、抗体阻断等手段进行体内、体外实验研究乙肝病毒抗原刺激后OPN对DC成熟及抗原提呈诱导T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我们发现,慢性乙肝患者DC产生OPN的量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我们发现乙肝病毒刺激后DC的表面分子表达与细胞因子的产生与OPN水平有关。在HBV抗原刺激DC时,OPN的缺乏影响DC的IL-12的生产和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DC功能缺陷导致了对HBV 抗原的Th1反应的降低。此外, DC中OPN的缺失,降低了HBV抗原诱导的小鼠肝脏炎症反应。更重要的是,在体外培养中OPN可以大大促进CHB患者的DC成熟。也发现OPN可明显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P-10,加重炎症反应。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肝炎是一种暴发性肝损伤的小鼠模型,OPN的增加是造成ConA诱导肝损伤的重要原因,ConA肝炎中肝脏中OPN主要来源于活化的自然杀伤性T(NKT)细胞。在小鼠注射ConA前口服病原菌或庆大霉素,致病菌的给予加剧了肝脏的损害,而庆大霉素可以减轻肝损伤。在ConA诱导的肝炎中致病菌可以下调活化的NKT。另外,在我们的实验中,肝脏NKT的数量和肝损伤的程度呈负相关。此外,病原菌处理的ConA肝炎组肠道DC明显增加。派氏淋巴结和肝脏的DC的活化状态与肠道DC相似。病原菌干预促进了肝脏及肠道中中OPN水平的升高。然而,肠道革兰阴性菌的清除可以减轻ConA诱导的肝损伤,通过抑制肝脏NKT细胞活化和DC在肝脏和小肠的归巢。体外实验表明,病原菌刺激DC启动了NKT细胞杀伤肝实质细胞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OPN可以启动DC对抗原的免疫反应以及增强DC的成熟和功能,可能对于进一步提高DC疫苗的效果发挥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2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3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4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5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DOI:10.7499/j.issn.1008-8830.2003213
发表时间:2020

刁宏燕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皮肤树突状细胞成熟分化对注射乙肝病毒抗原细胞免疫应答影响的研究

批准号:3087230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曲春枫
学科分类:C0801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树突状细胞在自体移植静脉中的分布与作用

批准号:3077215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郎希龙
学科分类:H0214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浆细胞性树突状细胞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Treg的影响

批准号:8107003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陈雪芹
学科分类:H0105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脾脏在肺脏树突状细胞更新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批准号:3147085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书逊
学科分类:C0801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