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地再开发的外部效益测度与内化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0165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赵沁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鑫,范利军,刘军航,田剑,朱天骏,王若虹,戴亚素
关键词:
外部性内化外部效益外部效益测度棕地再开发
结项摘要

Because of externalities, a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project may be socially desirable even if investment costs outweigh the real estate value, so that government support is warranted. So the presence and magnitude of external benefits is a key issue for the evaluation of government support for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valu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external benefits of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in the framework of “identification – qualification - realization”. In the first place,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externalities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method of function-demand coupling, and a number of benefits variables are assembled and analyzed aimed at forming the external benefits index set. Then, a transferable methodology to integrate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is developed, and the model is modified by case studies. At last, the internalization mechanism including government, market and public power is put forward to internalize the externali benefits of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棕地再开发具有正外部性,只有将其对不同利益主体产生的外部效益货币化并纳入成本—效益分析框架,才能为棕地再开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拟遵循“效益识别—效益测度—效益实现”的思路对棕地再开发的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功能与需求耦合的思路,分析棕地再开发的外部效益形成机理,构建棕地再开发的外部效益测度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各类外部效益的具体特点,选择设计不同的测度方法,进行棕地再开发外部效益测度的初步集成,进而结合实际案例,对测度模型进行检验和应用;最后在对相关利益主体进行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政府、市场和公众三方力量有机结合的外部效益内化机制,从而为促进我国棕地再开发做出贡献。

项目摘要

棕地问题是典型的市场失灵。一方面,由于受到现实的或潜在的有害污染物的影响,棕地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会对周边地区的人口聚集造成影响,导致邻近的土地贬值,增加投资的风险,进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导致税收减少、经济萎缩。另一方面,棕地往往又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或是工商业聚集区,交通便利,占据着商业价值较高的黄金地段。对棕地进行治理和再开发,引入生产效益高的产业,不仅可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保护和循环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大商业机会和经济利益,还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带同周边其他行业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我们有必要把这些外部成本和收益纳入市场,合理估算棕地再开发带来的外部性才能为地方政府的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首先基于外部性理论,对棕地及其再开发的外部效益进行了识别与分类,并结合土地资源价值构成分析,提出对棕地及其再开发外部效益进行量化的思路与方法;采用CVM法、HPM法以及成本效益法,分别选择了北京、合肥、武汉等地的棕地再开发案例,开展棕地及其再开发外部效益测度的实证研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相关方面的研究,我们将棕地再开发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三大类:棕地再开发的主导力量——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棕地再开发的具体实施者——私人机构(包括污染企业、修复企业、开发商、投资机构等);棕地再开发的核心调控者——中间组织(社区居民、媒体、咨询机构等)。并对三大类型利益主体的效益认知、目标期望以及成本收益构成进行分析。从博弈论的动态模型方法入手,研究了棕地再开发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特征,策略选择及均衡等问题;构建我国棕地再开发的PIPP模式,探讨了各利益相关方在PIPP模式中承担的主要角色、具体运作流程,保障措施,其核心理念是在政府部门和私人机构之间引入中间组织,进行三方合作,发挥三方各自的优势,同时弥补各方间的不足,共同承担棕地再开发的政治、经济、社会责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赵沁娜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从矿山型棕地到绿色空间:驱动机制、效益与模式

批准号:4187120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谢红彬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57.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环境规制影响下城市工业棕地再开发的模式及空间效应研究

批准号:4190119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胡映洁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区域视角下棕地群的遥感信息提取、特征识别与生态效益评价

批准号:5160829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郑晓笛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农林业外部效益的CVM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批准号:70473092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曾寅初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