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舟山北部海域为近海海底第四纪淡水赋存研究的典型区域。通过对舟山北部海域4100 km高分辨率单道地震、2口地质钻孔(共计420.0 m,1孔揭穿第四纪地层)岩心和1口水文地质孔(岩心、综合水文地质测井、分层抽水试验、水质分析)资料的综合地质、水文地质研究,利用与毗邻上海陆地地区地层、含水层对比分析和与海域水文地质孔同层位的毗邻陆地地区水文地质孔水样C、H、O同位素分析,建立整个第四纪时期高分辨率年代地层与层序地层序列,研究舟山北部海域海底整个第四纪(特别是早、中更新世)时期地层结构、含水层系统结构、古河道分布、海底第四纪含水层特别是下部陆相含水层的封闭性、与毗邻陆地区相应含水层的水力联系,探讨海底第四纪地下淡水成因模式、赋存规律。为解决舟山群岛特别是舟山北部嵊泗列岛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为大规模开展我国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海底地下淡水资源研究奠定基础。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带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经济非常发达。我国26个主要海岸带城市中,88%的城市都是水资源短缺型城市,我国众多的海岛大多数淡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对我国海岸带城市和海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岸海域海底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淡水资源。开展近岸海域海底第四纪淡水资源赋存规律研究,对于缓解海岸带城市和海岛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可以为大规模开展海底淡水资源研究奠定基础。.以舟山北部海域为海底第四纪淡水赋存研究典型区域。通过对舟山北部海域4550 km单道地震、2口地质钻孔(DZS1孔和DZS2孔,共计442.2 m)岩心和1口水文地质孔(嵊泗二井)等实物资料和地层层序、沉积环境、地层结构、含水层结构、调查海域与毗邻上海陆地地区地层和含水层划分对比、海底古河道分布、海底第四系下部陆相含水层的封闭性,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分析研究工作,在国内首次比较系统地开展了针对近海海域海底第四系淡水资源调查研究工作。.舟山北部海域大部分地区海底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以河湖沉积体系为主,海侵影响只发生在局部区域。查明了舟山北部海域早更新世海底古河道发育演化及分布状况;在早更新世中、晚期,上海陆地地区北部的古长江水系河道自南汇东部向东海大陆架延伸,在嵊泗列岛以北,以牛皮礁、鸡骨礁为界分2支向东延伸;上海陆地地区南部早更新世中、晚期古钱塘江水系河道经奉城流入钱塘江口滩浒山、大白山以北的王盘洋海域;研究海域早更新世早期,上海陆地地区北部的古河道自浦东机场以北区域向东海大陆架延伸,在牛皮礁和鸡骨礁以北、佘山岛以南海域向东南方向延伸。.开展了舟山北部海域与毗邻的上海陆域第四纪地层和含水层对比工作,初步查明了研究海域海底早更新世地层中地下水赋存条件。舟山北部海域海底第四系可供开发利用的主要含水层为早更新世中、晚期的第四承压含水层和早更新世早期第五承压含水层,第四承压含水层古河道分布区富水性最佳,含水层顶部发育厚层粘性土隔水层区域赋存淡水资源的可能性很大;研究区第五承压含水层在北部古河道分布区富水性强,具有很好的淡水赋存潜力。.进行了舟山北部海域海底松散层主要含水层开发利用潜力分析。舟山北部海域第四承压含水层开发利用潜力分成了开发前景良好区、开发前景较好区和开发前景一般区三类,确定了各区的分布位置;舟山北部海域第五承压含水层在古河道分布区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浙江北部沿海岛屿海域海底稳定性研究
舟山海域上升流观测分析与数值计算
南海北部海域异养细菌与浮游病毒相互作用对珠江冲淡水的响应机制
东海北部舟山群岛第四纪海陆交互沉积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