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化学对生物矿化初始过程影响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37110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崔福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孟庆圆,陶春生,田力丽,钟波
关键词:
磷酸钙界面化学生物矿化碳酸钙早期机理
结项摘要

Nowadays, the mechanisms of initial processing in biomineralization remain inconsistently debated, though 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clarify the biomineralization principles of calcium carbonate and phosphate, as well as their roles in biomedical science. In the present proposal, two monolayer systems are introduced to mimic the template functionality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biomineralization. The two monolayers are: i) surface terminated with positive, negative and neutral charged functional groups; ii) Langmuir monolayer self-assembled by hexadecanol, hexadecanoic acid and hexadecylamine, respectively. Our pres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co-effect of calcium ion concentration and surface chemistry on biomineraliz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and phosphat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will systematically compare effects of polarity, electric charge and array of the terminated functional groups at the interface on the biomineralization. In this case, we will get more insight into the principles of biomineralization in living system, which can also guide the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biomaterials involved tooth and bone formations.

目前对于生物矿化初期阶段的机理研究仍然有不一致的看法,但这些机理对清晰认识自然界中生物含钙矿物,如碳酸钙和磷酸钙的矿化,以及生物医学和硬组织医学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项目拟采用具有不同表面电荷的官能团及硬脂酸、十六醇和十六氨自组装形成的Langmuir膜以及不同化学组成的单分子层膜模拟细胞外基质的模板功能,研究界面化学对于碳酸钙和磷酸钙仿生矿化的调控作用及其规律。研究证明了钙离子浓度以及界面化学能够影响碳酸钙初期阶段成核过程和晶体相的生长。今后,我们将系统地比较界面极性、电荷、功能团排列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等因素对碳酸钙矿化的调控,得到机理上的规律性认识,并对仿生矿化体系进行验证,进而指导骨和牙相关的仿生生物材料的制备。

项目摘要

生物矿化是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现象,研究生物矿化的过程能够揭示自然界中各类生物矿物产生的机理,为设计和制备高性能的人造仿生材料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本课题重点研究了不同官能团改性的表面下,碳酸钙体系的形核机理以及该过程中的初始结晶途径。了解碳酸钙矿物形成机理对生物矿物研究的发展以及海洋生物骨架的解析有着重要意义。课题首先研究了四种带有羧基,羟基,氨基和甲基的仿生表面上碳酸钙的结晶途径。在羧基表面,通过离子聚合和吸附机理有成核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最初阶段通过前晶核簇也有成核现象。负电荷羧基有利于促进方解石的形成。然而,在羟基和氨基表面,前晶核簇在溶液中形成并吸附在表面,通过聚合聚集而形成较大尺寸的碳酸钙纳米颗粒。在这些碳酸钙纳米颗粒中,通过二次成核开始结晶传播,最终球霰石形成。目前国际上对碳酸钙晶体成核生长的机理普遍认识有两种,一是早期由英国学者S.Mann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的,晶体成核初期是由离子不断的添加和组合,主要通过有机质的预组织、界面分子识别、生长调制和外延生长四步完成;二是近年来由荷兰学者M.Pouget提出的机理,认为只要是先在溶液中形成很小的粒子,粒子便可团聚,碰撞合并后聚集到无定形的碳酸钙相,并逐步长大并结晶形成晶体。通过对以上国际上主要的两种发生机理进行讨论与前期实验结果的结合,进一步验证了两种机理的发生都是有一定条件的,钙离子浓度较低时,由于溶液中处于强负电状态,结晶的主要机理是离子吸附,正如我们所模拟的羧基的状态;但在其他功能团表面以及自然界体系各种功能团共同存在的条件下,以及钙离子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是通过粒子成核长大结晶实现的。此外,在与应用结合方面,重点研究了矿化胶原材的骨诱导性,诱导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机理等。课题研究结果将会有助于理解并模仿不同天然生物材料对碳酸钙生物矿化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为设计先进的生物材料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崔福斋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0573044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275039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8670145
批准年份:1986
资助金额: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9475024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3.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83010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59171018
批准年份:1991
资助金额:4.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031010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58971039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9874034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072011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97305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生物体矿化过程中的界面分子识别模拟研究

批准号:29971009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杨林
学科分类:B0702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生物矿化的化学模拟

批准号:29571017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邰子厚
学科分类:B0702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生物矿化中的界面能调控

批准号:20571064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唐睿康
学科分类:B03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生物矿化过程及其模拟

批准号:20031010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崔福斋
学科分类:B0702
资助金额:1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