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珠江、长江及黑龙江等河流、东湖、白洋淀等湖泊以及稻田等人工湿地的原生动物物种多样性和微型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测出了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a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分布并探讨了它们与微型生物群落多样性间的关系;建立了近200种原生动物数据库,包括原生境及活体照片、Protagol及其他染色图象,部分物种还提供了电镜资料;对植鞭毛纲的小眼虫Euglena gracilis和纤毛门草履虫Paramecium 等数种原生动物的细胞骨架纤维系统的进化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野外原位的、非培养物种收集、DNA分离方法并测定了6种鞭毛虫和覆盖纤毛门3个纲的22种纤毛虫的SSrDNA序列,据此详细论述了缘毛类纤毛虫的系统发育、探讨了其他纤毛类及整个原生动物类群的系统发育;与澳大利亚科学家合作建立网站http://protist.ihb.ac.cn,并将我国2330多种原生动物入网,其中700多种已匹配文字描述,部分物种附有图象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拉萨河流域原生动物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研究
纤毛门原生动物的微管蛋白基因家族进化研究
南中国海纤毛虫原生动物的区系与多样性研究
互利共生原生动物--瘤胃纤毛虫的适应性进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