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地质环境下氢渗透对高放射性核废料储存罐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90122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刘娜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深地质处置腐蚀电化学行为核废料储存罐氢原子渗透局部腐蚀
结项摘要

The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design of a deep geologic repository for the long-term management of nuclear fuel waste involves containment of the fuel waste in a durable metal container with an outer copper layer and an inner carbon steel vessel, and disposal of the container in a suitably dense intact rock at a depth of 500 meters. A key barrier in this plan is the corrosion-resistant container that is expected to isolate the fuel waste from the repository environment. In the anoxic conditions anticipated in a deep geological repository, water radiolysis on the Cu surface, resulting from the gamma-radiation fields associated with the fuel waste, will cause formation of hydrogen atoms with high permeability and diffusivity in metals. By applying electrochemical and surface analysis methods, this project will study the influence of hydrogen permeation on the integrity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Cu-coated carbon steel,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galvanic corrosion between the coating and vessel caused by hydrogen permeation. It would provide reliable data on the pros and cons of Cu coating in enhancing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metal container, and be of benefit to the design of the durable waste container.

现阶段,深地质处置法是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的最可靠技术,即将核废料保存在由碳钢或其他材料加工而成的储存罐中,存放于地下500米处的处置库内。设计在碳钢表面制备热力学性质更稳定的铜镀层,是提高储存罐防腐性能的方法之一。储存罐在深地质环境中的腐蚀行为是评估核废料处置方案安全性的关键,但是针对核废料辐射诱发地下水裂解产生的氢原子渗透,对储存罐镀层性质和防腐性能的影响仍然未知。本项目拟使用镀铜钢作为核废料储存罐的构造材料样本,采用电化学方法与表面分析手段相结合,研究氢渗透对材料镀层形貌、内部结构和腐蚀行为的影响,探讨氢渗透导致镀层与罐身间发生电偶腐蚀的条件和后果,总结利用铜镀层提高储存罐防腐性能的利弊,为我国核废料处理方案中金属储存罐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深地质处置法是目前处置高放射性核废料最可靠的技术,即将核废料封存在由碳钢或其他材料加工而成的金属储罐中,存放于地下处置库内。金属储罐在深地质环境中的腐蚀行为是评估核废料处置方案安全性的关键。设计在碳钢表面制备热力学性质更稳定的铜镀层,是提高储罐防腐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针对核废料辐射诱发地下水裂解产生的氢原子渗透,对储罐镀层性质和防腐性能的影响仍然未知。本项目使用镀铜钢作为核废料储罐的构造材料样本,采用电化学方法与表面分析手段相结合,研究氢渗透对材料镀层形貌、内部结构和腐蚀行为的影响,探讨氢渗透导致镀层与罐身间发生电偶腐蚀的条件和后果。通过测量碳钢和镀铜钢材料的氢渗透曲线,证实了铜镀层可以增加获得稳定氢渗透电流的时间,并且大大减小稳定氢渗透电流。通过拟合氢渗透电流曲线可以得出,碳钢材料中氢原子的渗透系数为~10−7 cm2•s−1,镀铜钢材料中氢原子的渗透系数为~10−9 cm2•s−1,以上结果证实铜镀层可以有效阻滞氢原子对基体碳钢的渗透。铜镀层充氢面物质成分分析证明了充氢面CuH的生成。在充氢完成后的浸泡过程中,通过XPS分析得出CuH会转化成Cu2O/CuOH保护层,缓解氯离子对铜镀层耐蚀性能的破坏,使充氢镀铜钢样品的阻抗值增大。截面形貌分析证实本项目实施的充氢条件不会对铜镀层的完整性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度造成巨大影响。通过测量碳钢与铜之间的电偶腐蚀电流,明确了有氧条件下,铜与碳钢电偶腐蚀速率会随铜与碳钢面积比的增加、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缺氧条件下,随阴阳面积比增加、温度升高,铜与碳钢电偶腐蚀速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核废料处置方案中金属储罐的防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09.026
发表时间:2020
3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5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刘娜珍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核废料储罐深地质处置条件下长期氢吸收和氢脆行为研究

批准号:5147116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黄彦良
学科分类:E0103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H2S/CO2共存条件下腐蚀产物膜形成机制及其对氢渗透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5070100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张雷
学科分类:E01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南海环境下稀土微合金化对高强钢腐蚀行为的影响机理

批准号:5160113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静
学科分类:E01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高庙子膨润土在高水平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中成熟化行为分析及其长效性能研究

批准号:5186900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杨婷
学科分类:E090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