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Smad3及AP-1穿膜圈套核苷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制备及在青光眼抗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298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袁洪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少章,李元朝,刘莛,程茗,郑政,刘玮,邹欢
关键词:
AP1PLGA圈套核苷酸Smad青光眼
结项摘要

滤过泡瘢痕形成是导致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抑制瘢痕形成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目前尚无理想的青光眼抗瘢痕药物。研究表明伤口愈合过程中,炎性细胞分泌众多细胞因子,通过相应的受体介导,活化效应细胞胞内的Smad和AP-1信号通路。两条信号通路相互协调,共同调控与瘢痕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在瘢痕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前期在自然基金小额资助下,设计出可同时拮抗Smad3和AP-1转录活性的圈套核苷酸,研究结果证实,其能强效抑制TGF-β所刺激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基于圈套核苷酸需借助转染试剂进入细胞内,且易被核酸酶降解及作用时间短的缺陷,本项目拟融入穿膜肽及纳米技术,合成以聚乳酸-羟基乙酸为载体,以穿膜肽引导的抗瘢痕圈套核苷酸纳米微球。后通过离体和在体实验研究其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的抑制效应。最终获得具有穿膜、抗核酸酶降解及缓释功能的抗瘢痕圈套核苷酸纳米微球。

项目摘要

滤过泡瘢痕形成是导致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抑制瘢痕形成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目前尚无理想的青光眼抗瘢痕药物。研究表明伤口愈合过程中, Smad和AP-1信号通路共同调控与瘢痕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在瘢痕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多条靶向Smad3及AP-1的双链圈套寡核苷酸,即在分子中同时拥有Smad3及AP-1的结合序列。通过多项试验筛选,我们最终筛选出一条双链线状圈套核苷酸AFODN4:Sense 5'-GAGCCAGACATGAGTCATGTCTGCATTACCTCAC-3', anti-sense 5'-GTGAGGTAATGCAGACATGACTCATGTCTGGCTC-3'; 体外实验证实AFODN4的抑制由Smad3及AP-1介导的纤维化作用。小鼠动物致伤模型结果显示AFODN4处理组伤口肉芽组织胶原染色明显弱于随机圈套对照组,也低于AP-1和Smad3组,AFODN4处理组显示伤口肉芽组织中激活的成纤维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随机圈套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FODN4圈套治疗组不仅明显减少伤口肉芽组织中纤维化相关介导因子TGF-b1, CTGF, and PAI-1的表达,而且还明显减轻炎症介导因子IL-6,TNF-a及IL-1b的表达。EMSA实验显示AFODN4圈套治疗组,伤口肉芽组织中AP-1及Smad3的结合活性都很低,由此说明我们设计的AFODN4圈套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抑制AP-1及Smad3结合活性的作用。进一步制备AFODN4/PLGA纳米微球,通过电镜观察,AFODN4与PLGA可通过乳化法形成粒径均一的球形纳米粒,但存在较明显的交联现象,并且在放置过程中容易出现团聚。通过激光粒度仪对纳米粒的粒径及表面电位进行测定,该纳米粒粒径为162±4.1 nm,zeta电位为-13.24±0.43 mV。AFODN4/PLGA纳米粒虽呈现大小均一的球形,但有较多的交联。而纳米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药性能鉴定显示,AFODN4/PLGA纳米微球有明确的缓释功能,但其载药量及包封率都不理想,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DOI:10.1016/j.scib.2017.12.016
发表时间:2018
3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DOI:
发表时间:
4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DOI:
发表时间:
5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DOI:10.3390/e19110599
发表时间:2017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靶向SMAD和AP-1的穿膜圈套锁核酸的分子设计及其抗结膜滤过泡瘢痕形成的研究

批准号:3087316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袁洪峰
学科分类:H3407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新型负载VEGFR2靶向雷帕霉素纳米载体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抗血管瘤作用和机制研究

批准号:8190323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李海涛
学科分类:H12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化学腐蚀药物羟基乙酸微球的研制及介入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30973458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徐爱民
学科分类:H182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负载CD133靶向纳米脂质体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微球的双重缓释普萘洛尔靶向治疗血管瘤作用和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0099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郭晓楠
学科分类:H15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