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是从实证的角度来探寻汉语方言岛的形成原因、维持条件和消亡机理。研究方法分两方面:一是深入实地调查考察,二是充分利用历史与地方文献。调查的内容包括方言岛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方言岛内外两种方言特征及其对比。利用文献方面包括搜集方言岛所在地方文献以及检索数量颇多的历史文献。所选择的方言岛有十二个,其中十个写成调查报告,两个作为延伸研究的准备。通过调查和研究,基本上达到预期的目的,弄清了方言岛这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均是移民运动的结果,方言岛的维持有自然环境的屏障也有人文因素(包括心理、政区、文化、经济、岛内外方言差异程度等)的作用。一般而言,方言岛的前景都是逐渐萎缩以至于消亡,但也有个别的例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移民背景下内蒙古晋语大包片传统民居形制特征与分异研究——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
精河流域绿洲“冷岛效应”时空格局遥感研究
融合词性位置特征的多任务汉老双语短文本相似度计算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自然语言(汉语)理解系统
基于海量语料自然标注信息的汉语自然语块分析
汉语方言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机制及实证识别--基于全国2835个县的研究
文化相似性,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基于汉语方言区边界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