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是一种病因病机未明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缺乏特异性血清学或病理学诊断手段。我学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应用免疫筛选文库的策略发现KINECTIN蛋白是白塞病的一个较具有特异性的自身抗原,并初步分析了其抗原性所在的肽段。然而,该抗原在白塞病发病中的作用仍未明确。目前,国际上有学者研究发现,多种自身免疫性病中的自身抗原可以趋化炎症细胞,并提出这是自身免疫反应开始的一个关键步骤;在白塞病炎症性眼病中也发现:S-抗原能趋化CXCR3 CD3+淋巴细胞- - 白塞病的一种致病性炎症细胞。为进一步明确KINECTIN抗原在白塞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课题拟研究KINECTIN抗原在不同条件下对于不同炎症细胞的趋化能力,计算其所能趋化的最大细胞数及趋化指数,探讨其所利用的趋化因子受体和具有趋化能力的肽段,阐明KINECTIN在白塞病启动自身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为深入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白塞病是一种病因、病机未明的炎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环境、感染、遗传、炎症及免疫失调等多因素可能参与发病。疾病缺乏血清学或病理学诊断指标,诊断主要依赖有关临床表现,易误诊或漏诊。课题对本学科早先发现的KINECTIN蛋白(白塞病的一个较特异的靶抗原)进一步分段重组表达,旨在对抗原表位精细定位,建立抗原抗体检测系统,为疾病提供血清学辅助诊断手段。对分子量较大的KINECTIN的肽段(KTN30,KTN620及其KTN620-A,KTN620-B两个小肽段,KTN990)分段重组表达、检测血清中相应自身抗体,实验发现针对KINECTIN多肽的抗体对白塞病的敏感性、特异性约为30%、90%。白塞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及其调节分子为研究热点之一。深入研究疾病免疫炎症致病通路上重要分子可为探索疾病的炎症免疫发病机制、寻找潜在药物干预治疗靶点奠定基础。课题探查了68例活动期或缓解期白塞病患者、及42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外周血细胞因子谱(包括IL4、IL6、IL8、IFNγ、IP10、MCP-1、MIP-1α、RANTES、TNFα、IL18、MIF、TNFβ、IL15、IL17F、IL17A、IL21、IL22及IL23),提示除已经明确在疾病活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TNF-ɑ、IL-1外,RANTES、MIP-1、IP10等趋化因子在活动期患者以及缓解期患者中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更重要的是,在自身免疫炎症级联反应中较为上游的重要细胞因子IL15在白塞病患者中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相比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1)。近年来,MicroRNA(小RNA, miR)因其在包括细胞因子等免疫分子的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调控中起关键作用而备受瞩目。我学科先行研究已证实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的某些miR在细胞因子表达调控中至关重要。据此,课题对18例活动期白塞病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的高通量MicroRNA(768个miR) 进行表达谱筛选,发现白塞病患者外周血miR-1291表达明显降低,miR-1291与IL15表达呈负相关(P=0.0266)。进一步研究需阐明miR-1291通过何种免疫分子生物学机理参与白塞病患者IL15表达的异常升高,为深入探索白塞病炎症免疫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不同司天、在泉时段五省市流行性感冒发病率规律研究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
白塞病新特异性自身抗体筛选及靶抗原与发病机制研究
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抗原谱的鉴定及在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启动自身免疫防御的双重靶向叶酸-半抗原免疫制剂的抗肺癌作用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在自身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