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治疗学难题,现有的临床药物中,核苷类药物易使HBV产生抗性,而免疫调节剂IFN-α疗效有限,且副作用较大,因此研究新型非核苷类小分子抗HBV药物成为医药界的一个热点。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从江西民间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用植物-臭辣树的活性部位分离得到了抗HBV活性的色胺类化合物Q1,其抑制转基因人肝癌细胞HepG2.2.15中HBV-DNA复制的活性与临床治疗HBV药物拉米夫定相当。随后,我们对Q1进行了初步结构优化,得到一个结构类似物Q28,其抑制HBV-DNA复制的活性比母体更佳(IC50 = 0.4 μM, SI > 62.5),且稳定性与溶解性得到明显改善。本课题拟从化合物Q1出发,对其多个活泼位点进行全面的结构优化和构效关系分析,以期获得高效低毒的抗HBV候选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类药性研究。
本项目的研究合成了色胺衍生物和类似物70余个以及进一步优化结构50余个,建立了色胺类化合物库,发现了3个活性优于母体的抗HBV-DNA复制抑制活性化合物,对化合物8f进行了药代预初实验研究和体外代谢稳定性研究,并且结合实验结果对8f进行了结构再修饰,已找到了活性和生物利用度比较理想的化合物,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此外,对色胺类化合物进行了相关药理活性的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6d和8f有显著的HCV-RNA复制抑制活性,化合物8e等5个化合物有较好的SMMC-7721(肝癌)和SGC-7901(胃癌)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色胺类化合物库的建立及其对HBV、HCV和肿瘤的抑制活性为国内外的首次发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DNA storage: research landscape and future prospects
清热类中药的抗补体活性多糖及其构效关系
天然生物活性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
新型天然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研究
海洋天然产物Eudistomin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乙肝病毒构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