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公众低碳行为的互动机制--基于虚拟网络社区和真实社区的比较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40322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李卫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Deo Prasad,Steve King,肖慧琳,苟中华,王延玲,孟玉静
关键词:
低碳意识低碳行为社会认知虚拟社区人际交互
结项摘要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th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s increasingly grim, and consequently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or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has increased greatly. But with growing awareness and concern about the public issue of low-carbon urban construction, personal low-carbon behavior is still far lacking. This study focuses how modern city residents, who have the dual role of virtual online communities and real communities, have demonstrated different low-carbon behavioral patterns. The study also wishes to uncover the mechanism of how people process low-carbo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n these two different networks-online and offline and how this interacts and ultimately affect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a low-carbon public behavior. This study combines knowledge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drawn in theories of virtual community and real community to influence the behavior under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model, and then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 This study is both concerned with explicit variable factors (such as community constitutes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 inherent interpersonal process variables (such as 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conflict management model, etc.)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variables (such as carbon consciousness). In this study, we draw on research findings fro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network theory, in order to promote mutual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The study is expected to be of certain significance in practice as well.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公众的环境危机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增强。但是与日益增强的意识和关注度不同的是,在对待低碳城市建设问题上,个人的低碳行为相对缺失,形成了公众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的背离的情况。本研究关注在低碳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现代城市居民身具虚拟网络社区和真实社区的双重身份,低碳环保的信息和行为模式通过这两种不同关系网络载体和居民互动,最终影响到公众的低碳行为的内在机制。本研究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得出在虚拟社区和真实社区共同影响下的低碳行为概念模型,之后通过仿真模拟和准实验结合的方法进行验证。研究中既关注外显的因素变量(如社区构成特征),又关注内在的人际互动过程变量(如信息认知加工模式、冲突管理模式等)和心理状态变量(如低碳意识)。本研究结合可持续发展、社会学、心理学、网络信息学相关理论,以期促进多个学科的相互融合,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项目摘要

本研究探索在在线上/线下影响的情况下,城镇居民低碳行为的交互模式。主要关注:1)探索在现代网络生活的影响下,城市居民低碳行为的影响因素;2)在结合我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的前提下,对低碳行为进行系统的分类;3)构建基于人际交互的低碳行为概念模型;4)探索线上/线下低碳行为的情景模式和互动机制;5)探索新的研究公众低碳行为的实验方法;6)讨论研究结果对于政策的现实意义。.为实现以上六个主要研究目标,我们进行了四个主要的焦点研究。首先是低碳行为的线上线下理论研究。我们发现,线上线下对居民的低碳行为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其中线上是通过信息收敛过程实现的,线下是通过冲突管理实现的。第二是线上行为对于低碳行为的实证研究。在这个研究中,我们特别的引入了信息收敛的心理模型,专注于信息处理过程中对低碳行为的影响。发现在网络社区环境下,信息来源和个体的网络关系这两个重要指标并不一定都会对于低碳行为的传播和认可起到正相关作用,他们在互相配合起作用。三是真实社区(线下)对于低碳行为的实证研究。在这个研究中,我们专注真实社区中由于低碳行为传播造成的冲突管理问题,研究发现,公共区域占比和邻里关系是影响低碳行为的重要因素,收入水平也会对不同的低碳行为产生影响。四是城市蔓延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关注宏观领域,也就是现代城市“摊大饼”方式对于整体碳排放的影响,我们发现,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最大。.基于以上的研究,我们有如下建议,一是要认识到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存在一定的背离,而网络空间和真实社区的互动机制决定了其背离程度;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社区的信息传播功能,提高信息的来源的可信度,在获得有效回馈情况下,增加低碳行为传播的频次和广度;三是社区建设一定要考虑社区空间占比,增加社区文明建设;四是城市建设要适度超前,太过超前对于碳排放有不利影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4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5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李卫锋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社区低碳发展的公众参与决策和协同治理研究

批准号:7190417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赵国超
学科分类:G04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社会网络的大型在线社区中虚拟商品购买行为研究

批准号:7150103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许博
学科分类:G0112
资助金额:18.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虚拟健康社区的知识共享和行为扩散机制研究

批准号:7127205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颜志军
学科分类:G0112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从现实到虚拟:基于消费地点情境的网络社区口传机制研究

批准号:7120212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君
学科分类:G0207
资助金额:1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