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肿瘤药物载体的靶向性尤其是穿透性是肿瘤载体靶向领域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申请人在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从事纳米载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最新研究发现肿瘤穿透肽(iRGD)显著改善药物在肿瘤组织的分布、提高抗肿瘤效果且逆转肿瘤的耐药性为依据,构建兼有肿瘤靶向特征和高穿透性的丝素蛋白载药纳米系统。通过规范系统的参数质控,优化实验条件,负载紫杉醇形成靶向载药微球,研究其体外释药、靶向细胞毒作用;并应用于我国常见肿瘤胃癌小鼠体内模型(敏感和耐药)的研究,观察肿瘤生长的动态变化,明确该肿瘤靶向与高穿透性纳米载药系统在胃癌靶向治疗中的价值与优势,为我国潜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靶向载体药物的研制及向临床应用的过渡提供科学依据。
在该项目中,我们首先构建了负载紫杉醇的丝素蛋白纳米粒子,在人胃癌裸鼠模型上证实其抗肿瘤效果明显优于裸药。我们还成功制备了负载盐霉素/紫杉醇的双药丝素蛋白纳米粒子-水凝胶载药系统,提高了药物的缓释性,其对荷人胃癌裸鼠的抗肿瘤效果优于单药纳米粒子及裸药,对肿瘤干细胞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最后成功构建了兼具肿瘤双靶向性和高穿透性的丝素蛋白纳米粒子,通过近红外荧光成像及细胞摄取实验证实了靶向纳米粒子的高渗透性和肿瘤靶向性,其体内抗肿瘤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纳米粒子。本课题共发表SCI收录论文7篇,其中1篇影响因子>8.0,3篇影响因子>5.0,参加国内学术会议4次,并获得2015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本项目成功构建的兼具肿瘤靶向与高穿透性的纳米载药系统在胃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与优势,为我国潜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靶向载体药物的研制及向临床应用的过渡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靶向高穿透性T淋巴细胞的构建及其联合放疗对胃癌治疗的评价
新型高渗透性温敏纳米凝胶载药系统对胃癌的协同靶向治疗评价
肿瘤酶靶向及高穿透性纳米粒子/温敏凝胶"一体双相"系统对胃癌腹腔转移的疗效评价
智能型纳米化自体细胞膜载药系统的构建及其在胃癌靶向治疗中的评价